通訊員 胡世杰
盛夏八月,白河縣倉上鎮石關村的田間地頭仍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采摘、翻地、除草、施肥……原來,“我在鄉下有塊田 種在貧困戶身邊”公益性扶貧項目的愛心人士正認真打理著認購的“菜園子”。
該項目由倉上鎮石關村駐村工作隊發起,白河縣康莊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集中連片流轉土地,鎮政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公司將土地劃分為若干小塊,無償提供給5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有償管護。通過駐村工作隊組織發動,聯系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社會團體,按照每年每塊地500元的價格進行認領。目前,已有3家單位、52名愛心人士認領,累計眾籌扶貧基金3萬余元,除支付5名貧困戶管護費用外,其他資金全部用于支持石關村貧困戶產業發展。該項目實現由愛心饋贈向扶貧扶志的轉變,激發貧困人口脫貧的主體意識和內生動力,摒棄“等、靠、要”的消極思想。
“認領不是最終目的。只有認領人覺得物有所值,收獲滿滿,并且小農場得到市場的認可,這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對于小農場的發展前景,鎮黨委書記王永重信心滿滿。小農場認領出去了,并不意味著‘農場主’可以當‘甩手掌柜’。除了免費提供有機肥、種苗、農具、田間輔助管理等,什么時間下種、除草、施肥、收獲,管護人員都會通過微信群告訴小農場主,主人如果沒有時間來采摘,管護人員還會將采摘好的果實給小農場主送到單位或家里。小農場主如果愿意,也可以委托農場主將自己農場的果實進行出售,所得收入歸小農場主所有。
現在,每每遇到熟人,鎮長文永超都會熱情推薦認購: “要是干完農活兒累了,可以在村里的民俗接待戶住上一宿,嘗嘗老輩兒上傳下來的‘八大件’,品品小菜,喝喝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