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袁曉俠 汪銀春 王娜
沿著蜿蜒的通村公路驅車近一個小時,來到白河縣麻虎鎮興坪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整潔明亮的職工書屋,“把書讀薄,把人讀厚;把書讀舊,把人讀新”的牌匾警醒人心。整齊的書本帶著統一的編碼,農技、政經、科技、生活、文化各類書籍一應俱全,淳樸的村民們在閱讀中收獲了農技知識,褪去了不良習氣,在脫貧路上鼓足了精氣神,唱出致富歌。
職工書屋能“探寶”
47歲的孟凡學是興坪村的貧困戶。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電視上看到竹鼠養殖期短、出欄率高、售價也相當可觀。他不惜向別人借錢去四川專門學習了大半年的竹鼠養殖技術。
2018年,學成歸來的孟凡學,引進了60只幼鼠養殖。在縣總工會的扶持下,他蓋起了養殖屋。可誰知,這些幼鼠沒有長大反而病懨懨的,這可急壞了孟凡學。村上沒有人養過竹鼠,這要找誰問呢?去村上辦事的他發現,職工書屋的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電腦前圍著不少村民。原來,是村民在讓村干部幫忙查資料,一位村民跟他說:“現在有了遠程教育網,我們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市場行情,并且查閱技術資料”,孟凡學趕緊擠到電腦前,讓村干部幫忙查查看自家的竹鼠到底怎么了。原來,竹鼠是不適應白河的寒冷天氣,孟凡學給養殖房里增添了供暖設備,竹鼠長得一天比一天好。
此后,孟凡學沒事就去職工書屋看書,讓管理員幫忙查資料、看市場行情。到了年底,孟凡學家的竹鼠共出欄50多只,平均每只賣到700多元,一年下來毛利潤達3萬余元。看著日子越來越好,孟凡學說:“多虧有村上的書屋,確實讓人開眼界,還能鼓腰包,真是探到了寶啊!”
花香蜜香書卷香
2018年,縣總工會在興坪村實施“甜蜜”事業助力脫貧攻堅行動。42歲的余俠從村上領了20箱蜂,滿心歡喜地開啟了自己的“甜蜜”事業。可誰想,養蜂技術成為她事業的“絆腳石”。雖然縣總工會組織了養蜂技能培訓,但養殖中的實際困難一個接著一個:蜂放出去采蜜再沒飛回來,蜂在蜂箱里無緣無故死掉……眼看蜜蜂一天比一天少,急得余俠茶不思飯不想。
得知情況后,駐村干部專門到余俠家里查看詢問:“你這蜂呀,都是因為沒有預防疾病導致的。村上的職工書屋有專門的養蜂書籍,還有養蜂的專家開展講座呢。”余俠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走進村職工書屋,發現很多老熟人都在這里看書,旁邊的活動室還有專家正在培訓如何養蜂,余俠便一頭扎進去認真地聽了起來。
事后,余俠一有問題就去書屋翻書學技術,一年下來她家的蜂蜜竟然賺了3萬多元。她跟村里人說:“沒事我就去書屋看書,平時都是花香、蜜香,現在能沾點書香了!”經過一年的磨練,余俠搖身一變成了養蜂能手。今年,她還成立了合作社,帶頭教貧困戶養蜂,看著這么多人跟著她養蜂,余俠心里由衷地感到自豪。
傾心幫扶總關情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職工書屋催生的山村新變化,源于縣總工會整合書屋資源,加大投入力度,為職工書屋配置了電腦、書柜和桌椅等優質的硬件設施。
在書本選配上,以貼近農村、貼近農業、貼近農民為原則,結合農村產業結構特點、群眾需求,精心為農民挑選看得懂、留得住、用得上的優質圖書,其中圖書260種,2000余冊,報刊30余種。還聘請專人為書屋整理歸檔,每本書都有自己的編碼和條碼,借書只需輕輕一掃就可了解書的基本信息和去向。同時,借助職工書屋這個平臺,村里積極開展知識講座、科技培訓和普法宣傳活動,把農民吸引到職工書屋來,讓更多的農民在職工書屋中受益,讓職工書屋成為農民群眾名符其實的“充電器”和“加油站”。
據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縣總工會充分發揮組織優勢,找準工作切入點和發力點,協調整合各方資源重點支持產業扶貧、就業培訓、宣傳教育等工作,打好助力脫貧攻堅組合拳,大力推進“點亮工程+甜蜜產業”行動,投入5萬余元為包聯村安裝路燈20盞,投入10萬余元購買120箱蜂,建立村級書屋和活動室,購置桌椅書柜,免費發放100畝油葵種子、300根板栗紅薯苗、200畝神農架開花小土豆,在脫貧攻堅主戰場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