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琛 田光榮)今年,白河縣麻虎鎮以提升貧困戶勞動就業能力、實現穩定增收為首要任務,鎖定貧困村、瞄準貧困戶,通過技能培訓、勞務對接、企業幫扶等形式,推動貧困戶就近就業或發展產業,逐漸形成“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良好態勢。
該鎮金銀村貧困戶陳義仁因身患疾病不能干重活,在鎮政府的幫扶下,4月初,他與妻子參加足部養療培訓,并順利與遠元集團福州分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現在每月收入4900元。
截至目前,該鎮結合貧困戶具體實際,突出市場需求導向,先后組織各類技能培訓26場次,培訓內容涉及電商、修腳和種養殖等多種實用技術,并積極與縣內外多個企業簽訂勞務輸出協議,力促貧困群眾就業率大幅度提升。
“在合作社務工,每月按時領工資,順便把家里也照顧了。”阮仕康是該鎮興坪村的低保戶,因其老伴兒身體不好,便在家里守著兩三畝薄地清貧度日。年初,駐村工作隊找到他,讓他去駿鑫養殖合作社務工。
剛到合作社上班時,阮仕康還心有疑慮,擔心被辭退或者不能按時領工資。很快,駐村工作隊就送來了幫扶協議,他與合作社正式簽訂合同,每月按時領取2400元工資。
該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發揮本地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發動駿鑫養殖合作社、翔宇制衣廠、建登農業示范園、富盈種植合作社等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近務工,推動貧困戶就業增收,形成企業與貧困戶抱團發展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現年78歲的嚴巨堂是該村貧困戶,在駐村工作隊的動員下,他5月份開始養殖蜜蜂,由于發揮了他的專長,規模也擴大到如今的11箱。“養了不到5個月,收了將近90斤蜜,賣了5000來塊錢。”見到有人造訪,老漢笑容滿面地跟大家算賬,還向我們介紹推銷他的蜂蜜。
該鎮依據各村具體實際,除動員貧困戶發展養蜂、土雞、白山羊、漢江黑豬等特色養殖外,還積極鼓勵發展紅薯、茶園、核桃等傳統種植業,廣泛調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的積極性,力促貧困群眾實現長遠就業,實現穩增收、真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