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吉勇)為提高群眾健康素養和疾病救治能力,白河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建立健康扶貧“預和治”機制,從源頭遏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由縣鎮村醫護人員組建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進村入戶與所有簽約對象直接見面,提供基本診療服務和日常健康指導;篩查出有疾病的簽約對象,由家庭醫生指導到上級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治療;防止出現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因病致貧現象發生;同時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促進和宣傳教育,指導貧困家庭搞好庭院、居室環境衛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全縣已組建73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完成48055名重點人群簽約工作,其中32703名貧困患者完成簽約并建立健康檔案。
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加強縣級醫院、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配置所需醫療設備。創建了兩所“二甲”縣級醫療機構,組建了一所跨省緊密型醫聯體,組織三級醫院與縣級醫院、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建立幫扶關系,選派業務骨干深入鎮村、深入群眾開展醫療服務,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發揮中醫“治未病”作用。完善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網絡,實施中醫“治未病”服務,大力宣傳科學養生知識,弘揚中醫藥文化。縣中醫院設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治未病”中心和殘疾人康復中心;鎮衛生院“中醫館”全覆蓋,提供針灸、推拿、理療、康復等服務;村衛生室運用中醫藥理論知識,在飲食起居、情志調攝、食療藥膳、運動鍛煉等方面對居民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
全面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認真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貧困群眾提供腹部B超、心電圖、血常規、肝功等免費健康體檢服務,為所有貧困群眾建立居民健康電子檔案,確保貧困人口免費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組織全縣各鎮各部門扎實開展衛生先進單位、衛生鎮村和無煙單位創建活動。制定印發了《白河縣2016-2020年健康細胞工程建設方案》,開展健康細胞示范點創建工作。同時,利用“衛生防病宣傳日”、“世界無煙日”、“愛國衛生運動月”等活動,廣泛宣傳健康素養66條、疾病預防知識、傳統中醫養生、24節氣養生等健康知識,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全縣共開展健康宣傳22場次,制作展板、宣傳欄625塊,發放健康知識宣傳品3.6萬份。
規范實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啟動建設“互聯網+預防接種”新模式,認真落實傳染病、慢性病、精神病防控措施,開展HIV自愿咨詢258人,高危人員干預檢測72人;共處置犬傷患者191人次,接種狂犬疫苗191人次;建立高血壓專家組,管理高血壓患者14678例,其中規范管理10822例,規范管理率73.7%;管理糖尿病患者2582例,其中規范管理1915例,規范管理率74.2%;重性精神病在管患者743例,其中規范管理607例,規范管理率81.7%。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高標準完成了茅坪社區山體滑坡事故現場消殺工作,確保了災后無傳染疾病發生。
夯實婦幼計生服務。以創建省級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縣為契機,在縣鎮婦幼計生服務機構設立“婦幼保健計劃生育項目辦”,配備專職專干,探索開展“規范化婦幼保健計劃生育門診”建設,深入實施重大和基本婦幼計生項目,不斷提升婦幼保健和計生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