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吉勇)為解決群眾“看病貴”的實際問題,白河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結合“三醫”聯動,實施體現醫院等級、人員職稱、技術特色等差別化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方案。于2016年6月對診查費、護理費、手術費、治療費、中醫藥適宜技術等44項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服務價格適當上調;對于加重患者負擔的大型醫用設備檢查費、檢驗費等8項進行了不低于5%的降幅調整(其中CT檢查費降幅達到23%);對于沒有收費標準的19項醫療服務價格,進行成本核算確定相應的價格。
經過數據監測分析,白河自啟動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以來至今年8月1日,白河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收入增長9.47%,檢查費用降低18.5%,化驗費用較同期下降5%,同時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的醫療收入增長18.3%。
通過“兩升兩降”白河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初顯“四個有利于”成效。一有利于統籌平衡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重點降低以物耗為主的服務項目價格,提高與醫務人員技術勞務付出密切相關的服務價格,充分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調動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的積極性,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二有利于調整比價引導醫療資源合理配置。調整不同醫療服務項目間價格的比價關系,縮小不同服務項目成本回收率上的差異,以引導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促進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三有利于騰移空間保障患者費用負擔總體不增加。通過降低藥品耗材費用、取消藥品加成、降低大型設備檢查等措施,騰移空間,用于提高技術勞務性服務價格,同時配套醫保、醫療救助以及綜合監管等政策,確保醫院可持續、醫?沙惺、群眾費用負擔總體不增加。四有利于醫療機構平穩運行和過渡。根據醫療服務項目數量,診療結構、技術特色,對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實行統籌謀劃,分期、分批、逐步推進,減輕對醫院管理運行的影響。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醫改的重要一環,切實做實做好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使群眾“看病貴”問題進一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