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琛 李譯)火熱的七月,是荷花競相開放的季節。走進白河縣蔓營社區,亭亭的碧葉,盛開的荷花,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天吸引來八方游客前來觀賞。
十天高速西營出口下高速后7公里,蔓營村的鮮紅黨旗就印入眼簾,它時刻提醒著“三苦”精神發源地白河干部群眾用自己的勤勞智慧,矢志不渝,艱苦奮斗的精神,建設起美麗鄉村,發展旅游文化。
再向前走,集吃飯、住宿、KTV、游泳池于一身的星級農家樂紅旗山莊出現在眼前,業主楊武成說:“搬遷到社區后,我一直在外打工,自從聽說政府對回鄉創業的有扶持,我就想著回家鄉做點事情,紅旗山莊建起后,來蔓營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夏天來了,游泳池每天也是滿的!”
草莓采摘園業主柯玉坤說:“鎮上王書記開始鼓勵我創業種草莓,又給我送種植技術的書和光碟,我開始還有點擔心,不知道能不能賺錢,現在每年草莓剛熟就被游客采摘一空,還能帶動幾戶貧困戶在我這就業,日子過得越來越有盼頭!”
蔓營跑馬場、荷塘人家、蔓營垂釣園、養蛇戶周晉學的玩蛇表演等特色旅游產業比比皆是,形成了“游詩畫西營,觀蔓式田園,品富硒美食,感農耕文化”的特色鄉村旅游模式。
蔓營村村民們的好日子,是白河縣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著力構建以“農家樂”為載體的鄉村旅游體系,以產業帶動就業,構建“產業+旅游”精準扶貧模式的縮影。據了解,截止2016年底,白河縣共培育各類園區56個(其中,省級園區4個,市級園區16個,縣級園區36個),龍頭企業12個,農業合作社96個,家庭農場106個,投資200萬元以上的產業大戶200余家,帶動貧困戶9600余戶,實現穩定持續增收。
近年來,白河縣將美麗鄉村建設與脫貧攻堅、鄉村旅游結合起來,不斷完善美麗鄉村旅游基礎設施配套,不僅改變了農村“臟、亂、差”面貌,還帶動了鄉村旅游發展。在有一定生態、人文資源優勢的貧困村,結合全域旅游戰略的實施,該縣采取“搬遷+產業+旅游”的模式,幫扶建設具有山區區域特色的經濟項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