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縣區 > 白河
“一村一社一產業”的白河產業扶貧模式
2017-03-08  來源:本站原創

 1.jpgNsY安康新聞網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琛 謝燕 李清泉)白河縣茅坪鎮大山村的馬正文,夫妻倆供養三個大學生,還要贍養老母親,家庭生活特別困難。去年縣扶貧局幫著村里發展養雞產業,成立養雞合作社,派專人駐村幫扶指導,免費為老馬提供雞苗。NsY安康新聞網

“剛開始不敢養,畢竟以前沒養過土雞,”馬正文是個憨厚的陜南漢子,說話甕聲甕氣的,“可扶貧局的陳局長一趟趟來村里,召集我們開會,講養雞脫貧的前景,我們這才有了勇氣。”馬正文第一批養了4000只土雞,3個月出籠,賺了1.9萬元。手里有了錢,老馬腰桿兒也硬了,現在圈里又養下了4000只土雞。NsY安康新聞網
白河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自然條件差,資源匱乏,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同時也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縣之一。目前,全縣仍有74個貧困村,4.2萬貧困人口,如何確保這些人在2020年實現脫貧,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怎樣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根源還是產業扶貧,只有產業扶貧才能最終保證農民穩定增收。在實踐探索中,縣上依托村情實際,結合當地資源,探索出了“一村一社一產業”的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逐步實現脫貧。NsY安康新聞網

NsY安康新聞網

企業下鄉合作共贏NsY安康新聞網

2015年11月9日,白河縣茅坪鎮紅征村村村民迎來了好日子。在全縣50家企業聯50個村幫500戶的首批村企結對幫扶中,陜西塏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與紅征村結成了幫扶“對子”,陜西塏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將通過產業幫扶、勞動用工、捐資助學、社會救濟等方式,幫助紅征村發展產業,提供就業崗位,幫扶貧困村發展,增強貧困群眾自我“造血”功能。NsY安康新聞網

“個人富了不算富。”2016年,茅坪鎮紅征村返鄉能人陳緒春注冊成立了陜西塏博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00噸的杏鮑菇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將吸納就業100余人。NsY安康新聞網

無獨有偶。2012年,在北京創辦服裝公司的白河人紀維,投資2000萬元在茅坪鎮新建白河天爾秀服飾有限公司,先后吸納附近200名群眾就地就業。NsY安康新聞網

發達更念桑梓情,致富不忘眾鄉親。目前白河縣2500余名農民工“歸巢”創業,全縣工商企業、農業園區、家庭農場70%以上都是返鄉人才創辦的,總數達到500余戶,注冊資金20多億元,每年能帶動近萬人脫貧,在當地就業群眾每人每年平均增收萬元以上。NsY安康新聞網

“企業下鄉”既能夠為無法離鄉的貧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提供精準產業扶貧,也能夠解決企業招工、用工難的問題,實現農戶與公司發展共贏,帶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NsY安康新聞網

“產業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所在,‘企業下鄉’讓我們在產業扶貧、擴大就業、促進增收方面看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新景象。”縣長李全成表示,“白河全縣目前還有4.2萬貧困人口,到2020年全面脫貧任務還十分艱巨,先富帶動后富,充分發揮返鄉工商企業和能人大戶的引領帶動作用,是我們脫貧攻堅的基本思路。”NsY安康新聞網

NsY安康新聞網

能人返鄉共同致富NsY安康新聞網

白河是個傳統的勞務輸出大縣,隨著外地勞務經濟不斷轉型升級,每年有不少外出務工能人帶回資本返鄉創業。縣上鼓勵支持他們立足農業產業,發展合作組織,按照“能人+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做活傳統產業、培育新型產業,回報家鄉父老,共同走出一條致富路。NsY安康新聞網

冬日的陽光下,白河縣倉上鎮裴家安置社區嶄新的住宅樓一字排開,整潔的道路四通八達。2011年,倉上鎮天寶村98戶群眾從大山中的破舊土屋搬進這里寬敞明亮的新居。NsY安康新聞網

在天寶村,農民下山進社區,企業上山建園區,農民就地變工人,這一切的變化始于天寶村返鄉創業能人劉和興。2010年,常年在外承包工程的劉和興返鄉創辦了白河縣興達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流轉村民土地600余畝,5年總投資1億多元,建立起“天寶現代農業園區”,帶動了周邊350多名群眾就業。NsY安康新聞網
今年50歲的原天寶三組村民許立成,過去靠著10畝瘠薄的土地養活全家4口人,生活艱難。2010年,土地、林地和4間土房全部流轉給公司,他們一家搬到了山下的裴家社區,住上了125平方米的樓房,流轉收入加上有關政策補貼,自己不但沒掏一分錢,公司還倒找了1萬多。NsY安康新聞網

失去土地的許立成,當年便在園區打工,如今他已當上了生產組長,月工資4000多元,加上獎金,年收入達到5萬元。老伴在園區養豬場當養殖工人,每月收入2200元。兒子高中畢業后曾在外地打工,一年后也來到公司的養殖場上班,通過培訓成了技術員,每月工資4500元。“住樓房、開小車、領工資,這樣的日子過去想都不敢想。如今,我們一家都成了‘上班族’,有了固定收入,以后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紅火。”去年,許立成為家里添置了一輛小汽車。NsY安康新聞網

目前,天寶園區帶動300多名貧困戶脫貧。全縣共建成3個省級農業園區,12個市級園區,30個縣級園區,其他新型農村經營組織42個,帶動近萬名貧困戶就業創業,實現脫貧。這些園區大多布局在集中安置社區附近,對解決貧困戶就近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成為白河脫貧工作的一道靚麗風景線。NsY安康新聞網

NsY安康新聞網

村組干部帶領群眾脫貧NsY安康新聞網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干部,為了提升村干部組織發展農村經濟的本領和能力,白河縣鼓勵支持他們發展專業合作社,按照“村級組織+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帶領群眾謀求脫貧致富之路。NsY安康新聞網

大橋村黨支部書記黃治貴是土生土長的倉房人,早年家貧隨家遷往大橋村居住。1986年,僅初中畢業的黃治貴和鄰居們一起外出打工,從一個打工仔成長為一個擁有近千萬元的煤老板。NsY安康新聞網

憑借著回鄉創業的號召,2009年黃治貴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在卡子鎮倉房村投資創辦了茶葉專業合作社,帶領倉房人民種茶致富。按照“平等、協商、自愿、有償”的原則,將村上100多戶貧困戶2800多畝山地以土地流轉的形式,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負責茶園基地建設,入社會員負責茶園種植管護,待茶園投產后,合作社以市場價回收鮮茶,低于市場價按合同價回收。NsY安康新聞網

現在,很多在家貧困戶在茶園采茶,一天能收入100多元,加上流轉金,人均收入有的高達8000多元,讓很多常年在外務工的年輕人返鄉當上了不出門就能賺錢的“產業工人”。2014年12月,黃治貴被縣委組織部任命富秦茶廠非公黨建第一書記,他又將村上大部分黨員吸納入協會,帶動全村黨員發展產業。NsY安康新聞網

如今,在黃治貴的帶領下,卡子鎮倉房村發展新舊茶園3280畝,達到戶均10畝茶,人均3畝茶,實現了“一村一品”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全村63戶貧困戶脫貧。并帶動周邊三個村新發展密植茶園6000余畝,改造老茶園3000余畝,很多從茶園中得到收益的貧困戶80%以上的從山上搬到了山下,住到農村社區,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NsY安康新聞網

據了解,該縣按照因地制宜、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中成片、分步實施的原則,已重點在宋家、卡子、茅坪、中廠、雙豐、冷水等6個鎮發展茶葉,并由供銷社牽頭將20多家茶葉加工企業、鄉鎮合作社聯合起來,組建茶葉合作總社,按照市場運作模式推動茶葉產業發展。目前,全縣茶葉總面積達4.8萬畝,標準化茶園面積達2.7萬畝,建成5個市級、2個縣級茶葉示范園區,輻射帶動農戶1.1萬戶、6.5萬人從事茶葉產業建設,茶葉產量達616噸,綜合產值達2.5億元,茶農人均增收3000元。NsY安康新聞網

(責編:劉峻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强行被公侵犯奈奈美|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资源| 日本24小时www| 亚洲综合天堂网| 综合图区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a| 6080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6080夜福利| 日本护士激情波多野结衣|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国产情侣91在线播放| yw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欧美11一12周岁a在线观看| 卡一卡二卡三专区免费看| 无遮挡很爽很污很黄在线网站|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艹逼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看片| 免费观看一级毛片|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的动态图|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性一交一乱一乱一视频|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男女性接交无遮挡免费看视频| 国产小视频你懂的| 日本aⅴ日本高清视频影片www|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