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磊)石磨對于現如今的年輕人來說,是一種很陌生的物件。在白河縣兩河工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里,就新開了一家專門用石磨生產面粉的加工廠。
走進生產車間,3臺碩大的電動石磨正在不停地轉動著,麥子經過破碎、去麩、碾磨等數十道工序,就成了面粉。“用石磨磨出來的面粉,自然麥香味濃,做出的面條口感好、有營養。”廠長劉繼祥信心滿滿地說。
今年45歲的劉繼祥,當過兵、開過飯館,還曾經遠赴卡塔爾務工。2014年9月,他回國后,與親戚合開了一家面粉銷售點。期間,劉繼祥經常聽到一些老年人感慨,現在的面粉吃不出原來的味道了。從那時起,他便萌生了用石磨生產面粉的想法。
此后,劉繼祥先后到河南、山東等地實地考察,并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市場調研,最終下定決心,在家鄉白河開建一家石磨面粉加工廠。租賃場地、設備購置、安裝調試、人員招聘培訓……辦廠前期工作緊鑼密鼓地有序進行。按照扶持小微企業創業的相關政策,縣人社局為其提供了為期兩年的場地租賃補貼。
2016年1月初,劉繼祥創辦的石磨面粉加工廠正式開始試生產,談起石磨面粉的優勢,他娓娓道來:“我們的石磨每分鐘轉速為24圈,麥粒在低速、低溫下進行碾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麥中的各種營養成分。石磨面粉與普通面粉相比較,色澤上呈現微黃色,制作的面食味道鮮美、富有嚼勁。”
據劉繼祥介紹,廠里現有8名工人,每天生產石磨面粉1000公斤,加工成石磨掛面600公斤。達產達效后,可年產石磨面粉、石磨掛面、雜糧等原糧系列產品600余噸。“我們還準備拓展品種,生產蕎麥、豌豆、綠豆等各類雜糧掛面,以滿足大家的不同口味。”老劉憨厚地笑著說。
【采訪手記】創新無止境,創業踐于行。近年來,一大批懷揣著夢想的創業者,毅然回歸家鄉白河,投入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如同春日破土的竹筍競相拔節。生態種養殖、農產品加工、休閑旅游……他們馳騁在秦頭楚尾的各個創業舞臺,無論起點高低、不求規模多大,他們總是熱情滿懷、信心百倍,以實干和奮斗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電動石磨正在轉動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