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疾病防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3月3日上午10時,德國共確診188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16個聯邦州中的13個都已出現確診病例。其中,僅西部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北威州)就累計確診101例。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3月2日宣布,將新冠肺炎疫情對德國人口健康的風險評估由“低到中”上調為“中”。該機構表示,將根據每天更新的病例不斷進行新的評估。這是2月25日以來德國第二次上調新冠肺炎疫情風險評估等級。德國衛生部長延斯·施潘表示,新冠病毒傳染鏈條在德國一定程度上已經無法有效追蹤,德國已經處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起始階段。
德國各級政府正積極行動,制定多種應對策略。德國衛生部與內政部宣布牽頭成立聯邦層面的疫情應對指揮部,并根據德國聯邦疾病防控機構對病毒的各項分析評估制定了多項防控措施,包括實施更加嚴格的入境健康申報,來自多個被評定為“高危地區”的旅客必須填寫信息登記表,以便日后追溯聯系。
此外,為了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德國政府也制定了對大型活動風險評估的準則。各地方部門可以參考準則決定是否取消活動、關閉學校以及采取哪些具體防控措施,聯邦政府則負責對地方部門進行建議、協調。
北威州是德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北威州疫情的暴發與一對來自該州海因斯貝格縣的夫婦有關。據了解,這對夫婦被確診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了多項社會活動,導致疫情出現了密集的社區傳播。他們被感染的原因還在調查中。海因斯貝格縣成立了危機處理小組調查感染途徑,對與這對夫婦有過密切接觸的約1000人進行居家隔離并進行病毒檢測。
北威州首府杜塞爾多夫市市長蓋澤爾介紹,很多當地居民都對新冠肺炎的擴散非常擔憂,出現相似病情的居民紛紛前往當地大學醫院導致急診科超負荷運轉,而診斷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并不是大學醫院的職責。在此背景下,杜塞爾多夫市與當地衛生部門商議后,共同決定設立專門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診斷中心。
施潘表示,從目前掌握的信息看,80%的確診病例都屬于輕癥或無癥狀感染。隨著感染人數不斷上升,不排除重癥甚至死亡病例的出現。柏林夏里特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所長、德國著名病毒學家克里斯蒂安·德羅斯騰指出,應對疫情的關鍵是了解病毒的傳播方式,并有針對性地實施防控措施。他表示,在德國確診的病例中,絕大多數感染途徑是明確的、可追溯的。
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表示,德國目前采用傳統的應對疫情的方式,即切斷病毒的傳染鏈。封鎖一個地區或是一座城市是極端情況下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