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使用一種新型納米光子設備能夠大幅提高數據處理速度,有望將網速提高100倍。
光纖寬帶是目前最流行的上網方式,其利用光信號進行信息傳輸。科學家們近年來發現,螺旋向前的光束中的光子帶有軌道角動量,其攜帶的信息量在理論上不受限制,在量子通信和光通訊等領域得到廣泛關注。但光纖兩端的編碼、處理方式會影響數據傳輸速度。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任浩然博士表示,研究團隊為讀取螺旋光束創造的納米光子設備是打開超高速、超寬帶通信大門的鑰匙。
2016年,該研究團隊首次利用納米尺度的光子芯片實現對角動量片段的探測及信息處理。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繼續深入,最新研發出的光子芯片不僅尺度很小,且能夠并行多通道地對角動量進行連續解碼,應用這一技術理論上能將網速提高100倍。
此外,任浩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最終實現對角動量連續解碼外,最新研發的光子芯片也解決了材料方面的瓶頸,更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有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最近一期《自然·通訊》期刊上。據介紹,角動量除了用于信息傳播外,還可用于生物監測,有助于在納米尺度下研究光和DNA等物質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