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訊 (記者文錦)今年10月22日開始,隨著陜西住房保障信息網的開通上線,從申請進度、輪候信息到分配結果,保障對象都可以在網上予以查詢了解。昨日記者從省住建廳了解到,截至2013年11月30日,住房保障信息平臺9大管理系統已完成了全省95.8%的數據錄入工作,錄入“十二五”期間輪候數據172.33萬戶,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設項目3789個,占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的100%。
根據省保障房管理中心的負責人介紹,全省住房保障信息平臺主要由“一網兩庫五平臺”組成,共26個子系統。“一網”,也就是已經全面上線運行的陜西省住房保障信息網,依托省信息化綜合服務中心電子政務外網及虛擬專網(VPN),建成了覆蓋全省各級住房保障管理部門和建設、管理單位的住房保障專網。
“兩庫”,就是省市兩級數據庫。省級數據庫包括保障對象數據庫、建設項目數據庫、竣工房源數據庫等,可以適時接收各市縣審核通過的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市級數據庫為市、縣、街道、社區等各級管理部門的住房保障業務數據庫,存儲日常工作流程中產生的各種數據,并實時上傳至省庫。“兩庫”參考銀行等大型業務經辦系統成功的經驗,既節省投資又方便管理,兼具經濟性與實用性。
“五級平臺”,即省、市、區縣、街道、社區五級用戶平臺,這五級平臺又有各自不同的定位。社區平臺可以完成保障對象的申請受理、家庭信息登記、審核結果公示、上報等工作;街道(鎮)平臺可以對社區上報的申請家庭進行初審,對審核結果發回社區進行公示、向縣(區)上報初審家庭信息等業務工作;縣(區)平臺,縣(區)管理部門可以發布政策、制定規劃計劃、測算用地、申請資金。可以對建設項目的進度和質量進行監管,可以進行保障對象審核、房屋分配、補貼發放、運營管理和統計分析、信息發布等工作;市級平臺除具有縣區級平臺的各項功能外,還可對各縣(區)工作實時監管;省級平臺定位于宏觀分析、決策支持,可以對各市縣各項業務工作實施在線監督,可以實時跟蹤監督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進展、保障對象申請審核、房屋分配及維護、補貼發放等,可以實時統計分析各類數據以及向公眾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