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提到了“養老”這個關鍵詞。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的部署中,有多處涉及養老相關工作,包括養老金融、老年醫療、養老照護、養老服務、養老消費、農村養老等領域。“老有所養”依然是焦點話題。
代表委員們表示,應持續推動養老服務和養老產業發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讓“銀發族”安度幸福晚年。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高潔說,“在調研中,我發現居家養老是大多數人的首選。社區平臺如何提供更多服務支持,是我們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
先后到西安銀行紡織城支行、十里鋪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李家堡社區養老服務站及社區大食堂走訪調研后,高潔了解到“社區養老+居家養老”這種沒有圍墻的養老模式是一個大趨勢。“我們看到的是一種運行比較好的‘民辦公助’模式,需要繼續通過深度調研,提出更多建議。”高潔說。
“個人如何‘未老先備’?”對此,高潔建議在社區建立“銀發銀行”,志愿者把參與服務的時間存入其中,當自己有需要時就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時間”,在享受貼心服務的同時,還能獲得基本報酬。
高潔表示,在此基礎上,還需根據區域特點及實際,探索“榮譽獎勵+兌換激勵+服務回饋”激勵機制,既可以解決服務人員短缺的問題,也可以讓被服務人員得到更貼心的照護。
全國人大代表、航空工業陜西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部件廠飛機鉚裝鉗工趙平同樣關注養老產業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趙平說,“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養老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應對老齡化社會需求,需要養老產業健康發展。”
趙平表示,目前,我國養老產業發展具有巨大潛力,同時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以陜西省為例,目前面臨養老服務供給不平衡、醫養結合發展不充分、養老產業標準化有待提升、養老產業投資環境需要完善等問題。
對此,趙平建議,完善多層次養老照護服務,促進醫養深度融合,實現社會養老的普惠化;開發養老產品用品,鼓勵發展老年宜居產業;促進養老與文旅產業融合,激發老年教育市場活力;加強養老產業發展的支持措施,提升融資能力、加大財稅支持、拓展用地空間、提升人才供給質量。
“養老產業是一個多元化的產業體系,涵蓋了養老金融、養老服務和養老用品等領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未來空間潛力巨大,需要提前布局,探索多樣化養老新業態。”趙平說。(記者 梁易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