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生態環保、少兒教育電影《爺爺的牛背梁》正式上映。首映禮上,該片出品人席威斌呼吁:在中國,拍兒童片太難了,請院線多給兒童片一些排片,請家長們多鼓勵孩子們觀看國產兒童片。
席威斌表示:中國14億人口中,18歲以下未成年人約3.67億人,其中少先隊員約1.15億人,按說,少兒電影應該有著很大的市場。但是,現實情況是,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作為國內唯一的兒童電影專業機構,好些年都不曾拍攝兒童片了。是孩子們不需要優秀的兒童片嗎?顯然不是。但是縱觀中國的電影市場,除了一些動畫片,其他類型的國產兒童電影的票房往往差強人意,因此很多影視機構都不愿意拍兒童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據席威斌回憶:2021年10月13日,中國少先隊建隊紀念日,《爺爺的牛背梁》在北京的金雞百花影城舉辦了特別獻映,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和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喇培康等領導和專家全程觀影,對影片給予了較高評價。座談會上,喇培康先生借“牛背梁”三字寄語:《爺爺的牛背梁》是一部優秀的兒童電影,出品方用心拍兒童電影,“牛”;在中國,兒童電影發行很難,要有“背水一戰”的勇氣和決心;希望《爺爺的牛背梁》能有一個好的市場表現,挺起中國兒童電影的“脊梁”。
曾經信心滿滿的席威斌,現在卻憂心忡忡:這個暑期檔,《長安三萬里》《八角籠中》《巨齒鯊2》《封神第一部》《熱烈》《消失的她》等一批大片上映,《孤注一擲》也提檔至8月8日首映,《爺爺的牛背梁》陷身于一大群沖勁十足的“牛魔王”之中。《爺爺的牛背梁》恐怕不僅沒能成為“牛脊梁”,反而被踩在“牛蹄子”下。
席威斌告訴記者:少年兒童代表著未來、代表著希望。其實,陜西這些年還是拍了不少優秀的兒童片,《腳尖上的信天游》《孫子從美國來》《樹上有個好地方》《閃亮的軍號》《遠山花開》……其中《樹上有個好地方》前不久還拿了今年的“華表獎優秀少兒題材影片”。但是,這些影片,要么壓根沒在電影院公映;要么勉強上映了,票房也只能用一個“不理想”來形容。
席威斌呼吁:一張電影票,可能就是一包煙錢、一杯咖啡的費用……但這包煙、這杯咖啡,對于陜西電影的復興,卻顯得尤為重要尤為珍貴。也懇請陜西鄉黨,尤其是陜西的少年兒童能和家人或者同學們一起,走進電影院,觀看《爺爺的牛背梁》,并寫下觀影感;也懇請陜西各大電影院的老總和排片經理們,能多支持陜西本土的電影作品,盡可能多地給《爺爺的牛背梁》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