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小寨商圈人流如織。(新華社記者 張斌 攝)
西安市小寨地區綜合改造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輝介紹,開年以來,小寨商圈核心區域的日均人流量已達30萬至50萬人次,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結合轄區內文商旅業態豐富的特點,我們陸續舉辦了年貨大集等系列活動,還將會同文旅部門舉辦櫻花節、畢業旅行季等,不斷為轄區引來客流,促進消費復蘇。”王輝說。
加快商圈建設已成為西安市促進消費穩定增長的主要措施之一。記者從近期發布的《西安市商圈商業街區建設行動方案》看到,今年西安將繼續推進都會級、城市級、區域級、社區級四級商圈體系建設,培育商業綜合型、商文旅融合型、主題特色型三類70條商業街區。
中建三局承建的西安市灞橋區一處商業綜合體項目。(新華社記者 張斌 攝)
記者走訪看到,在地方政府和企業的互動下,一些曾經經營困難的商場也正在不斷轉型、尋求機遇。
位于西安市五路口的民生百貨曾經客流如織,是西安商場零售業的代表。但隨著電商沖擊及疫情影響,過去三年總共六層累計3.2萬平方米的商場空置率很高。
“前幾年這個商場不景氣的苗頭已經顯現,疫情期間更是雪上加霜,但也堅定了我們轉型的決心。”西安民生百貨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助理單鋒安說,對于長期從事傳統零售業的企業而言,往哪轉,始終是個難題。
企業的轉型困惑也是政府發揮職能的著力點。西安市新城區投資合作局局長趙超妍說:“我們先后邀請了一批專業的商業地產服務公司,專門對五路口等多個商圈進行精確定位,根據地塊和商場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入區企業和商場對接,效果不斷顯現。”
因轄區交通便利、餐飲店鋪眾多,加之老城區生活成本相對較低,重新評估后,民生百貨開始從商場零售向辦公租賃領域轉型。“這個定位比較準確,在轄區的協調下,美團全國內容審核中心等一批企業已入駐,我們已租賃出四層。”單鋒安信心滿滿地說,“目前,還有幾家企業有入駐意向,我們的經營業績正穩步增長。”
西安市營商辦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他們將聯合多個部門致力于打造辦事更高效的政務環境、市場更滿意的政策環境,不斷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生態,加快經濟復蘇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