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實‘個轉企’‘小升規’優惠政策”“引導中小企業在主導產業上深耕細作”“完善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改革,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政府工作報告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一系列舉措。
“感受到了政策的春風,看到了對未來信心、希望和期待。”1月14日,省人大代表,西安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陜西山利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文說。
民營企業是陜西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柱、創新創業的主要陣地、社會財富的重要來源。
陜西山利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創立于1994年,是我國全域安全領域的領軍企業。創業以來,王文帶領企業守正創新、穩步發展。憑借深厚的行業積淀、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優秀的創新成果,企業先后獲批國家、陜西省、西安市三級企業技術中心,是陜西省首批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國家、陜西省、西安市三級博士后創新基地,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在王文看來,企業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政策、金融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別是近幾年受疫情影響,不少民營企業發展面臨困難和挑戰,我省打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進一步優化和改善營商環境,用心用情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企業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從中央到地方都有非常多的優惠政策,比如穩崗補貼政策;高新技術企業購置設備、器具企業所得稅稅前一次性扣除和100%加計扣除政策等一系列‘真金白銀’支持政策,我們都享受了。”王文說。
談及當前民營經濟的發展,王文表示:“最主要的是提振信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利好政策,增強了我們民營企業敢闖敢試的底氣。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政府關心支持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克服這些不利影響。”
關于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兩會上王文帶來了《關于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建議》。她建議,應不斷完善工作體系,落實落細惠企紓困政策;健全省、市、區縣三級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提升與優化服務效能;組織專家進企業,對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進行專題專案專項巡診;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在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入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持續推進,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新’和‘創新’,讓我倍感振奮。”王文表示,“作為民營科技型企業,未來我們將堅定發展信心,腳踏實地把企業做好,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砥礪奮進,以恒心辦恒業,為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民營經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