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必須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貫徹,著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要倍加珍惜、繼續堅持民族團結光榮傳統和“模范自治區”崇高榮譽,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大局。要抓好黨史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不移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我省代表委員和社會各界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結合各自實際和認識,進行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推動鄉村振興、防止群眾返貧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在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從水電路橋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入手,打造美麗、宜居、和諧、富裕的鄉村;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繼續在中藥材種植、養殖和旅游開發上下大力氣,培養更多人才,把讓農民致富的產業做精做強。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讓秦嶺的綠水青山造福子孫后代。”全國人大代表、山陽縣南寬坪鎮安家門村黨支部副書記寧啟水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這讓我們長期堅守一線的治沙人備受鼓舞。”全國人大代表、定邊縣十里沙村黨支部書記石光銀說,“生活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的百姓們嘗到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甜頭,今后要繼續立足實際、再接再厲,呵護好來之不易的治沙成果,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大力扶持培育綠色生態產業,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全國政協委員、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謝陽舉對此感觸頗深。“要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牢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政治基礎、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增強文化認同感。”謝陽舉表示,將繼續致力于加強中國思想文化的研究,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牢思想基礎、凝聚精神偉力。
省商務廳廳長趙璟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陜西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搶抓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重大戰略機遇,以推動產業發展為重點,持續加快陜西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堅持產業鏈精準招商,強化產業集群發展;優化提升開放平臺,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引導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快建設進口貿易促進示范區和西安、延安跨境電商綜試區,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一席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劉玉平表示,陜西是黨史資源大省,黨史研究部門要扎扎實實把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推向深入。要充分利用豐厚黨史資源,學習黨的歷史,讓擔當作為成為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要繼續做好黨史編撰、研究和宣傳工作,將黨史學習教育長期堅持下去,為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力量。
洛川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田永強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鼓舞人心,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們將大力實施‘文化旅游帶動’戰略,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助力。同時,我們要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貫穿到文化旅游規劃、開發、管理、服務全過程,踐行全域旅游理念,積極爭創全域旅游示范縣,力爭讓旅游產業成為洛川縣繼蘋果產業后又一主導產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感。”
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黨支部書記李正森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牧業產業化、品牌化。我們將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依托金米村的優勢資源和區位優勢,在全力打造‘金米村’品牌的基礎上,堅持‘木耳產業強村、林下經濟富民、鄉村旅游活村’的發展思路,實現村強民富。在‘小木耳大產業’上做文章,實現自我造血和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發展林下經濟增后勁,讓群眾實現穩定增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聽到這里,我感到充滿了干勁。我將接下鄉村振興的接力棒,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西安市臨潼區穆寨街道西岳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房江東說,“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西岳村的人居環境全面提升,下一步,我們工作隊將以產業振興為支點撬動鄉村振興,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打造特色,著力延長產業鏈、拓展價值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