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傳媒網訊(記者 海花 通訊員 趙芳)為進一步加強傳統村落保護,提升農村特色風貌魅力,近日,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省財政廳,在全省各市推薦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決定將藍田縣石船溝村等171個傳統村落列入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并予以公布,同時就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通知要求,各市住房城鄉建設、財政、文化、文物部門要繼續對有傳統建筑、傳統格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的村落開展調查,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空白地區、邊遠地區,開展傳統村落再調查,建立“一村一檔”,各傳統村落應積極編制和審批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
在建設中要優先安排傳統村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規劃區內新建、修繕和改造等建設活動,應符合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市級四部門在做好本地區技術指導工作的同時,成立市級專家組,每個省級傳統村落要確定一名市級專家組成員,參與村內建設項目決策,現場指導傳統建筑保護修繕等工作。
建立傳統村落動態監測信息系統,對傳統村落的保護狀況和規劃實施進行跟蹤監測。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監督,對違反保護要求或因保護工作不力、造成古文化遺產資源破壞的村落提出通報批評;對在開發活動過程中造成傳統建筑、選址和格局、歷史風貌破壞性影響的發出瀕危警示,并取消名錄認定和項目支持。
省上將統籌調劑有關專項資金對傳統村落保護予以補助支持,同時積極鼓勵村民、社會團體和商界等社會力量投工投勞投資,多渠道籌措保護發展資金,建立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協同保護發展機制。通知要求,各地市建設新政主管部門應通過多種形式展示傳統村落魅力,宣傳傳統村落保護知識,提高群眾對傳統文化資源的認知和了解,增強保護傳統村落的自覺性,營造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