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導致棲息地破碎化
在大熊貓分布區,人類生產、生活造成的干擾依然是當前大熊貓棲息地面臨的最大威脅。耕種、放牧、采藥、偷獵、割竹等相對傳統的干擾逐漸減少,干擾強度有所降低,但社區種養殖、礦產開發、電站修建等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也給大熊貓棲息地帶來了一些新的干擾,路況改善以及旅游因素導致的車流量增加等,進而加劇了道路對棲息地的隔離,這也是導致棲息地破碎化的主要原因,保護與發展依然面臨較大的矛盾。
2002年至今,秦嶺大熊貓棲息范圍內先后新建了桑園、牛尾河、黃柏源、天華山、平河梁等11個保護區,使陜西省大熊貓保護區總數量達到了16個,其總面積為353735公頃。16個保護區中有13個保護區有大熊貓分布,共262只,占全省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345只的75.94%。
陜西省政府也高度重視秦嶺地區以大熊貓等為代表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制定并頒布實施了《秦嶺生態保護條例》,這些保護管理行動的開展為秦嶺大熊貓種群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