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出臺教輔資料有關字號及印刷質量的標準,降低小學生近視的發病率。
西部網訊(記者 賈存真 王瑩 賀桐) 全國“兩會”召開前,在陜全國人大代表、法士特集團首席技能培訓師曹晶對西安市蓮湖區幾所小學學生使用的教輔資料調研發現,由于印刷時使用的字號過小,孩子們在閱讀時比較費力,建議出臺教輔資料有關字號及印刷質量的標準,降低小學生近視的發病率。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小學教科書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標準〉》的規定,小學一二年級各科教科書為2、3號字,三四年級各科教科書為4號字,五六年級和初高中各科教科書為小4號字。
“但是對教輔資料的字號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曹晶說,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教輔資料特別是小學低年級教輔資料,字號大部分都是小5號字和小4號字,“孩子們反映自己在閱讀時會覺得比較費力。”
曹晶在調研中發現,根據西安遠東第二小學3600余名學生的體檢結果顯示,學生視力整體在一年級時最好,隨后逐年下降,到小學畢業時,由于視疲勞導致近視眼的學生比例已達到年級總人數的40%以上,而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曹晶建議,教育部應會同制定國家印刷標準的相關部門,出臺教輔資料有關字號及印刷質量的標準,降低中小學生近視眼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