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每年央視春晚的“姊妹篇”,央視元宵晚會是觀眾關注的重頭戲,昨晚8點,央視元宵晚會在綜合頻道和綜藝頻道并機播出。主持陣容延續羊年春晚兩廳聯動、兩大主持團較量的擂臺風格,朱軍、撒貝寧、李思思領銜歌舞類節目與畢福劍、朱迅、尼格買提帶領的語言類節目展開PK大鬧元宵。
歌舞類:“四美”爭艷,老臘肉反串《致青春》
為提升春晚顏值立下汗馬功勞的“女神”賈玲開場與李菁、孫濤等春晚明星同唱《恭喜呀恭喜》拉開晚會歡快熱鬧的大幕。
“春晚四美”和“小鮮肉組合”原本是羊年春晚吸睛度最高的節目,但最終未上,令不少觀眾大呼遺憾。昨晚,“四美”這個備受期待的“高顏值”節目與觀眾見面。秦嵐扮演西施,佟麗婭扮演貂蟬,馬蘇扮演楊貴妃,王麗坤扮演王昭君,四大美女華服精美,都具有舞蹈天賦和功底,身段妖嬈,非常養眼。而由四位笑星潘長江、沙溢、沈騰、周煒組成的“老臘肉組合”反串表演的歌曲聯唱《致青春》也勾起了觀眾對青春的回憶。
年輕實力歌手張杰帶來一首深情款款的《老婆》,曲風溫暖柔和,猶如小溪緩緩流入人心。以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紅遍全國的歌手王錚亮帶來新作《最遠的距離》,表達出“人世間最可貴的莫過于與親人心靈的貼近”的深意。
創意節目《本命年》,將皮影戲和動畫技術相結合,絕對夠新奇。而郎朗和MelodyYang帶來的創意泡泡秀節目《幻彩旋律》,悠揚的琴音配上幻彩的舞蹈,讓人看得如癡如醉。
陜西小品《賣畫》被贊接地氣
語言類節目方面,曾在春晚彩排中亮相的兩個小品:《賣畫》和《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同時回歸。
由陜西省喜劇表演協會參與創作的《賣畫》在語言類節目中壓軸演出,和以往春晚農村題材不是相親就是借錢不同,《賣畫》把喜劇小品的表現力重新拉回到藝術與生活的關系上,避免庸俗化表現當代農民的生活。整個小品都貫穿了文藝工作者對文藝創作方向和文藝創作態度的領會,是真正的來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創作。
故事原型來自陜西戶縣,講述了一個城里人在買賣戶縣農民畫時發生的有喜劇沖突的故事,展現了戶縣農民畫家的創作狀態和對民間藝術的追求。昨晚的演出,農村題材有特點,陜普易懂,通俗幽默,畫面真實質樸好看。陜西籍喜劇明星楊蕾的表演惟妙惟肖,可圈可點。小品在道具、服裝、布景、配樂等方面均突出了陜西元素。
《賣畫》昨晚在朋友圈中也被普遍點贊“接地氣、說人話、反映了現實生活的真實”。網友“秦鎮涼皮”說,“賣畫的背景是家
鄉戶縣的鐘樓,太親切感啦!”網友“丁丁狼”說,“給賣畫贊一個,我們在外鄉工作的人,看到秦聲秦韻太給力。宣傳了陜西文化,為陜西添彩!”
觀眾王女士說:“一說到陜西小品,觀眾首先想到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郭達、楊蕾曾合作過的《換大米》、《產房門前》等經典作品。那段時間是陜西小品的黃金時期。但是近年來,陜西的喜劇沒有能夠在全國叫得響的作品。《賣畫》是喜劇陜軍沉寂多年后努力的體現,希望今后能在春晚舞臺看到喜劇陜軍的身影”。
“感謝社會各界對喜劇小品《賣畫》的關心,鼓勵和支持,這是我省喜劇愛好者共同努力,團結合作的成果。”昨晚,《賣畫》編劇、陜西喜劇表演協會會長袁紅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農民畫創作并不簡單,農村可用的創作素材有限,也需要畫家去找靈感,而且還不能雷同,既要對傳統農民畫有繼承,也要有新時代元素。但是現在大多數農民畫都已經不是手繪的了,為了掙錢走上了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路子。這其實是在毀掉這門藝術,讓農民畫逐漸失去鑒賞和收藏的價值,想要發揚傳統藝術,我們首先得貼近生活,感受藝術。我們小品就是從這里切入的。”袁紅說,“下一步計劃就是籌備舉辦陜西省第三屆喜劇表演大賽,通過大賽發現優秀人才,挖掘優秀作品,為2016年第十一屆全國藝術節群星獎打好基礎。同時,組建喜劇陜軍樂歡天編導隊伍,拓寬渠道,搭建平臺,把陜西優秀的演員及作品推向全國,再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