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下午,陜西省召開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會議學習了國家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的文件精神,總結了陜西2014年的工作情況。會議同時還對2015年推進新型城鎮化重點工作和新型城鎮化試點方案進行了討論研究。副省長莊長興出席會議并講話。
去年陜西100.22萬農民進城落戶 未來三年撤鄉并鎮189個
會議指出,去年以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中省決策部署,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陜西省新型城鎮化工作取得新進展。
據介紹,在進城農村居民市民化方面,2014年經過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中小城市戶籍,共辦理100.22萬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同時,還將與企業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納入了職工基本治療保險制度。另外,2014年共有26.75萬農民工子女實現了免費就學。
在小城鎮及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2014年移民搬遷開工住房11.42萬戶、完工9.65萬戶,全省114萬人實現脫貧。另外,全年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43.4萬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31.59萬套,全省25.3萬戶群眾喬遷新居。同時,加快35個重點示范鎮和31個文化旅游名鎮建設,完成投資139.3億元,重點示范鎮吸納進鎮人口46.8萬人,各項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在推動城鎮化相關體制創新方面,西咸新區正在從發展理念、城市形態、城鄉一體等多方面積極探索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和模式。高陵區已被確定開展國家綜合試點工作,榆林市、富平縣被列入為國家“多規融合”試點地區。另外,在省民政廳牽頭下,啟動了新一輪鎮村綜合改革,計劃用3年時間,撤并鄉鎮189個、行政村9647個。
抓好六方面重點工作 公開透明的落戶標準今年將出臺
2015年,陜西還將圍繞搞好城鎮化試點示范、繼續推進農業人口轉移轉化、推進城鎮化相關綜合改革、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及制定落實國家推進“三個1億人”城鎮化實施方案等方面重點開展工作。
其中,今年將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結合實際,研究出臺陜西《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按照分類對待原則,指導各市制定公開透明的落戶標準,推動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工作。
會議最后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深刻認識新常態下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意義,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動力,把健全城鎮體系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承載,把實施“三個1億人”城鎮化我省具體方案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把綜合改革試點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有益探索,統籌謀劃,凝聚合力,扎實工作,將我省新型城鎮化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名詞解釋:“三個1億人”,即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