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單獨二孩”政策實行近一年,申請生二胎的人數遠低于官方預期,陜西也是如此。市民調侃稱:“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有錢的時候沒有時間,有錢有時間的時候又錯過了身體的最佳生育期。”專家則認為有深層原因。
記者走訪已生育“單獨二孩”的兩個家庭,直擊他們的一天生活。其中一家說喜悅大于煩惱,另一家表示壓力太大,老大老二都是兒子,不得已靠老父親接濟。
單獨二孩申請從區到省均低于預期
“單獨二孩”政策實行近一年,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截至2014年底,近1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獲批的遠遠低于官方預期(預期每年將增加超過200萬個新生兒)。
我省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記者昨天從陜西省衛計委獲悉,截至去年12月底,我省共有10725對夫婦申請“單獨二孩”,審核批準申請生育二孩單獨夫婦10377對,遠低于預期指標。長安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去年3月以來至昨天,該區審核批準申請生育二孩單獨夫婦207對,也低于預期指標。根據已申請的單獨夫婦來看,女方年齡多集中在30-34歲之間,其次是25-29歲,40-44歲之間的很少,僅有兩個,45歲以上的沒有。第一個孩子的年齡,集中在5-9歲之間。
生育觀改變注重生活質量
是什么原因導致申請生二胎的人數遠低于官方預期?
省委黨校陜西經濟研究所副教授姚蓉,從事陜西經濟與人口社會學研究,她認為,單獨兩孩涉及的人口對象,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城市人口,他們的生育觀念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不愿意生二胎。
“目前符合單獨二孩生育政策的這一代,多是獨生子女,多以自我為中心,比較在意自己的生活質量,不像父輩們那樣希望多子多福。”姚蓉說,對于職場女性來說,她們有自己的事業,不愿意為了生二胎而放棄犧牲事業回歸家庭,如今的社會比較復雜,這樣回歸家庭]的風險比較大。而一些愛美女性,有了第一個孩子后,也不愿意操勞從頭再來一遍,優生也要優育,不能降低第一個孩子的生活質量。長安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相關負責人說,一些80后夫妻認為,養兒也防不了老,納入社會養老體系就好。
陜西理工學院梁中效教授也認為,現在人們的生育觀念已發生了巨大改變,不會再是“越生越窮,越窮越生”,也不會盲目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而是會先考慮生活質量問題。
成本太大不敢生二胎
生二胎需要勇氣,一是經濟成本,二是時間成本!家住電子城附近的吳先生說,看看網上的“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西安142.5萬元,排在全國第九位,以家庭年收入12萬元計算,需要夫妻雙方不吃不喝工作11年多。退一步說,花100萬也養不起,他和妻子月薪加起來月薪只有8000元,供養一個孩子也比較吃力。如果生二胎的話,連懷孕到產假以及孩子3歲前,3年多的時間成本比較大,害怕丟了工作。他們調侃說,“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有錢的時候沒有時間,有錢有時間的時候又錯過了身體的最佳生育期。”
“生養成本太大,3歲兒子出生到現在,已花了16萬!”31歲的林女士說,她當時產檢費、生產住院費等加起來花了14000元;30多項嬰兒用品,衣服、鞋帽、紙尿褲、嬰兒床等物品一共花了6000元;6個月后斷母乳吃奶粉,每月奶粉錢1000元,加上其他輔食等,3年花了40000多元;每周帶孩子去游泳、洗澡和按摩,每次60元,3年下來差不多10000元;她上班后,每月花2500元請保姆,3年(除去前6個月)一共75000元;再加上早教費用、孩子生病醫藥費等上萬元……而3歲以后的幼兒園、小學、初中的入園費和學費,都是不小的一筆數目,所以她和老公只想把兒子撫養好就行了,不敢奢望生二胎。
雙方老人都已去世的朱女士說,雖然自己很想生二胎,但是沒人幫忙看孩子,自己要上班后,不敢把孩子一個人交給保姆照看。
老大怕老二“橫刀奪愛”
近日,一則“13歲女孩以自殺逼父母放棄二孩”的消息引發關注。姚蓉副教授認為,類似悲劇折射出“一孩”對于“失寵”的焦慮心態,更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母應從中吸取教訓,以幫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價值觀。不過,從現實中來看,一些父母不敢生二胎,也與老大不同意有關。
單獨家庭生兩孩,看看孩子怎么說?記者和小雁塔小學教導主任楊智以及幾位老師,在該校二年級、四年級和六年級的班級中各抽取一個班當樣本,進行了問卷調查。155名學生中,約58%希望父母生兩孩,約42%不希望。希望父母再生一胎的主要原因是,覺得自己一個人太孤單。而不希望的理由是,“他(她)會跟我搶吃搶穿搶愛”,“那樣爸爸媽媽就不愛我了”,“打擾我學習”等。
受“十羊九不全”迷信影響
長安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除了以上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受羊年生肖的影響,2014年下半年開始懷孕人數整體減少,預計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將回升。省婦幼產二科副主任米陽說,預產期在羊年的孕婦產檢量有些下降,這與人們的迷信思想有關,認為屬羊的命不好,“十羊九不全”。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宋青教授也如是說。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新政剛實施不久,一些人還在持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