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陜西省首次編寫的《2014年陜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出臺,報告比較全面的反映了陜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實際,就業的主要特點、發展趨勢,以便為招生計劃安排、學科專業調整、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提供重要參考,使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更相匹配,增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和職業轉換能力。
報告分基本情況、相關分析、主要特點及促進就業的措施、對教育教學的反饋等四個方面。
2014年全省有畢業生的院校共95所,其中部屬本科院校6所,省屬公辦本科院校28所,民辦(本專科)院校17所,公辦高職(專科)院校27所,成人院校7所,獨立學院10所。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306023人,其中博士生1237人,碩士生24762人,本科生151568人,高職(專科)生128456人。共涉及459個研究生專業,275個本科專業,282 個高職(專科)專業。
在全部高校畢業生中陜西生源共有207132人,占高校畢業生總數的67.69%,其中博士生524人,碩士生9941人,本科生92723人,高職(專科)生103944人,分別占各自學歷畢業生總數的42.36%、40.15%、61.18%、80.92%。
陜西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8.86%,其中,研究生就業率為86.67%,本科生就業率為88.66 %,專科生就業率為89.25%。繼續深造的比例為5.94%。
陜西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行業前四位分別是制造業(占15.09%)、建筑業(占12.29%)、衛生和社會工作(占9.0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8.78%)。
就業的主要特點包括就業質量有較大提升、工學類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青睞、綜合類本科院校和市屬高職院校就業率較低、陜西籍畢業生出省就業意愿不高等。
據了解,今后省教育廳將每年都編寫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引導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對不適應市場就業的專業進行及時調整,實現了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和就業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