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6日開始,一股強大的冷空氣侵襲了我國西北地區東部,過程中陜西各地均出現了吹風降溫天氣。從17日開始,隨著此輪冷空氣移除陜西境內,未來三天,陜西大部地區都以晴冷為主,西安早晚仍然會出現-3~-4℃的低溫,出行時需做好防寒保暖。
2℃會比-9℃還要冷? 風才是體感的關鍵
近幾日,隨著一股強大的冷空氣侵襲陜西省的大部分地區,陜北和關中地區都分別出現了極值低溫,不論是陜北的-22℃,還是關中地區的-9℃,都已經讓市民覺得寒冷難耐。不論數字多么“恐怖”,對于市民老說,體感溫度才是最實際的感受。
數據顯示,15日早晨西安溫度為2℃左右,而到了16日早晨已經降到-4℃,極值甚至一度出現-9℃。可為什么從體感來說,反而會覺得15日早晨會更冷一些呢?這就是體感溫度問題,也就是人體舒適度。
氣象研究人員表示,體感溫度的定義需要考慮空氣、溫度、輻射、濕度和風速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人體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就是體感溫度。在低溫環境下,不同的溫度和風速大小也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寒冷感受。
實驗表明,當氣溫為1.1℃,風速為2.2米/秒時,體感溫度為-2.8℃;當氣溫不變,風速加大為9.3米/秒(相當于5級風)時,這時體感溫度甚至可以達到-15.5℃,幾乎相差了13℃。
可見,由于風速的變化,在同一氣溫下,體感溫度卻是大相徑庭。由此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明明16日的氣溫比15日低,人體感受卻反而覺得15日會更冷一些,原因就是因為那天西安刮起了6級左右的偏北風。
未來3天晴冷為主 早晚體感會更低
西部網記者從陜西省氣象臺了解到,預計未來3天,陜西省大部分地區會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的天氣。早晨氣溫會比較低,因為仍然會有風出現,所以體感溫度會更低一些,市民出行要做好保暖工作。
而到了中午因為陽光的出現,體感會較為舒適一些,溫度也不會像早晚那樣寒冷,晨練的朋友可適當的將鍛煉時間調后。
18日:陜北、關中晴天間多云,陜南多云。最低氣溫分布中,陜北-16~-14℃,關中北部-10~-8℃,關中南部、商洛-5~-3℃,漢中、安康0℃左右。
19日:陜北晴天間多云,關中、陜南多云間晴天。
20日-21日:全省晴天間多云。
22日:全省晴天轉多云。
23日:陜北、關中多云,陜南多云間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