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記者 王瑩) 陜西省新聞道德委員成立將近半年,截至目前共接到眾投訴舉報典型案例38起,其中28起已經辦結。案件主要涉及個別記者利用職務便利介入或參與地方經濟糾紛、經濟類案件糾紛報道內容失實、監督類報道采編環節存在瑕疵、群眾生活類糾紛報道引發當事人不滿等方面。
作為全國第二批試點省份,陜西省新聞道德委員會于今年6月30日正式成立。其中,除少部分委員來自新聞宣傳主管部門、新聞媒體外,大多數委員均來自質檢、食品、農業、環保、教育、工商、金融等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部門,同時還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院校專家、律師協會有關負責同志等社會各界人士加入,社會各界委員人數是新聞戰線委員人數的兩倍,充分發揮了社會各界對新聞機構及從業人員的監督監管作用。
接到群眾投訴舉報典型案例38起 力求客觀公正解決
據統計,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先后接到群眾投訴舉報典型案例38起,目前已辦結28起。這些案件主要涉及個別記者利用職務便利介入或參與地方經濟糾紛、經濟類案件糾紛報道內容失實、監督類報道采編環節存在瑕疵、群眾生活類糾紛報道引發當事人不滿等方面。省新聞道德委員會表示,將認真落實臺賬管理制度,在做好登記統計的同時,嚴格按照國家新聞工作有關規章制度,依法依規進行調查處理,力求客觀公正、及時妥善地處理好群眾反映的問題,不斷提高新聞工作水平。
在接到省屬一家企業投訴某都市類媒體對在訴案件進行導向性報道、影響司法公正時,省新聞道德委員會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認真核查后,認為報道內容整體真實,但記者對案件全面性把握不夠,報道依據沒有以法院或其他權威部門的結果為準,對案件報道的時機、角度把握不準,容易干擾司法公正。這一核查結果及時通過省級媒體負責人參加的新聞通氣會進行了通報,并再次重申了案件報道中應該把握的規律,有效防止了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重點查處新聞失德失范行為 一事一辦一銷號
省新聞道德委員會成立以來,一方面堅持強化道德自律,倡導新聞行業承擔社會責任;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暢通社會監督渠道,有力推動了自律與他律的結合,進一步提升了新聞從業者對新聞職業道德的認識水平。在此基礎上,省新聞道德委員會按照“舉報查處為重點、懲治引導相結合”的工作思路,把接受群眾舉報、查處新聞失德失范行為作為重點工作,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安排專人協調相關部門處理群眾反映情況,按工作要求建立管理工作臺賬,及時收集整理歸檔,并在事情處理調查完畢后及時回復群眾,做到“一事一辦一銷號”。對于群眾反映的情況,經相關部門認定確有違規行為的,省新聞道德委員會通過例會向新聞單位及上級主管部門通報,并會同主管部門按照規定嚴肅查處。對具有代表性的群眾投訴案件,省新聞道德委員會每季度分送各委員開展評議,并梳理評議意見通報各新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