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發布一項關于陜西省職工帶薪休假落實情況調研顯示,全省職工帶薪休假期間出游頻率不高,且時間偏短。“沒時間”、“沒錢”是職工不出游的主要原因。
據調查,陜西省43.3%的職工在過去三年中沒有外出旅游。在出游次數方面,有86.2%的自費出游職工每年出游1-2次,13.8%的職工每年出游3-5次;在出游時長方面,以中短期旅游為主,34.8%的職工每次出游不超過3天,60.2%的職工每次出游4-7天,僅有5%的職工單次出游時長超過7天;在出游時間方面,法定節假日仍是出游人群的主要選擇,52.5%的職工選擇節假日出游,30%的職工選擇帶薪休假(含教師寒暑假)期間出游。而在近三年內未外出旅游度假的職工中,43%的人是由于“本人或家人沒有假期”,32.2%的人是因為“無力支付出游費用”。另外,私營企業帶薪休假落實比例偏低,其中,內資私營企業三年內享受過帶薪休假的職工比例不足半數。此外,實際獲得未休假補償的職工僅占少數,半數以上職工對此表示不滿。
調查顯示,帶薪休假制度落實不理想的原因一是相關條例缺乏約束力。雖然《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實施多年,但條例并未明確用人單位不執行落實的法律責任,對用人單位缺乏威懾力;二是職工維權意識不足。職工出于害怕丟掉“飯碗”等因素考慮,不敢向單位提出帶薪休假要求;三是因企業普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職工為了不減少獎金收入,主動放棄享受帶薪休假;四是崗位人員配備不足,職工難以獲得理想批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