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廣場。(資料圖)
西部網訊(記者 敬澤昊) 經過近三年的考古發掘,唐大明宮中央官署遺址考古工作近日有了重大發現,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區域發現了一處不完整的院落遺址。而根據遺址位置和文獻記載初步判斷,這一區域應為是唐代中書省的組成部分。
位于唐長安城北的大明宮,是唐代的政治中樞,而含元殿與宣政殿這一區域,更是重中之重。根據文獻記載,這里設置有一些中央官署機構,但在大明宮遺址公園建設之前,由于民居疊壓,其形制與布局一直無法搞清楚。
從2011年開始,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唐長安城考古隊,開始對含元殿西側的中央官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目前已累計發掘了1500平方米,發現了渠道、道路和不完整的院落遺址,出土了100多件建筑構件和生活器具,包括瓦當、方磚、執壺等。
根據遺址位置和文獻記載,考古工作者初步判斷,該區域內的中央官署可能是唐代專門為皇帝起草詔書、政令的機構——中書省。
中書省和執行皇帝政令的尚書省,審議詔書、政令內容的門下省一道,構成了唐代最高的管理機構——“三省”。而“三省六部”這一制度,則從隋唐時代一直延續到清代,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
由于“三省”地位重要,這里的工作人員會被安排“上夜班”,被稱為“夜直”。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就在中書省“夜直”過,曾寫了一首名為《中書夜直夢忠州》的詩作;蛟S他詩興大發的地方,就在這處最新發現的庭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