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陜西省網信辦組織召開全省互聯網各界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座談會。重點就互聯網信息安全和如何踐行依法治網等議題展開座談討論,為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陜西省網信辦主任孫琳主持會議并講話。
陜西省政法委、法院、檢察、公安、司法、省政府法制辦、社科院、通信管理局,西安交大、西工大、陜師大、西北大、西北政法等大專院校網絡信息部門負責人及有影響力公職人員微博博主代表參加座談會。
推進網絡空間法制化勢在必行 政法工作者經驗可借鑒
孫琳首先組織學習了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內容,同時傳達了10月26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網信辦主任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座談會”內容,通報了中央網信辦主任魯煒就網信系統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做出的部署和要求。
孫琳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新時期指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的綱領性文件,對于全面深化推進國家法治體系建設和依法治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孫琳表示,之所以邀請大家座談,就是希望到會的專家學者和網信工作者能就如何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提出好的措施和建議。特別是到會的政法系統工作者,能結合法制工作經驗,就互聯網信息安全立法等方面提出好的想法。
彌補依法治網的短板 急需法律工作者思考探索
孫琳指出,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是互聯網發展的再一個春天,“中國擁有6億多網民,其言行從某種意義上可以體現出人民的聲音,互聯網是一個最大的公共場所,網絡媒體要敢于發聲,成為正能量的發聲者。”
孫琳說,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法律工作者,也明白依法治網是依法治國中的短板,急需要克服。互聯網進入中國20年,在過去受新技術制約,網絡管理較為粗放,網絡聲音魚龍混雜,不少自由是建立在違法的基礎上,損害的是大家的利益。而現在在依法治國的大前提下,必須要完善法律,鐵腕治網。其目的是促進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迎接互聯網發展的第二個春天。
孫琳要求,從事互聯網管理和網信戰線上的工作者,首先要有互聯網思維,在互聯網管理上要做到信息要靈,反應要快,處置要得當。同時要深刻理解 “忠誠、擔當、干凈”標準,講好中國故事。要加強自律意識,做正能量的傳播者、引導者,積極營造良好的依法治網的良好氛圍。
同時他建議,如何將現實中法律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規范應適用到互聯網中,或許是解決互聯網的法制問題的一個思路,專家學者應該結合自身工作積極思考和探索。
網信辦權職明確 讓依法治網落實更有力
陜西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總隊長杜明琨表示,“打造依法治網到了關鍵時刻,網信辦的成立很好的解決了網絡安全管理中權屬不明等一些棘手問題,而有了直接管理部門,老百姓能夠更好的明確和理解依法治網的要求和規定。”
陜西省通信管理局通信保障處副處長田瑛認為,關于依法治網,法律和技術要分離,因為技術是為人服務的,是被人利用的,法律面對的是人,法律約束是人的行為,不管技術是什么,只要人還是人,法律就應該還是法律,跟技術沒有必然關系,應該是分離的。
陜西省司法廳法宣處副處長王建軍認為,對不負責任的網言網語和網絡平臺進行法制管理很有必要,例如一些來源無法認證的信息混淆群眾視聽,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煽動群眾的情緒,對于該負的責任無人負,都是和依法治國背道而馳的,不利于法治國家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