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京津冀及周邊等區域發生的空氣重污染,生態環境部今天表示,已組織專家進行了分析。生態環境部指出,這次污染過程中,55個城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或黃色預警,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強度,當前尚未出現日均值嚴重污染城市。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自發指出,大范圍靜穩疊加大霧天氣,導致污染程度進一步加劇。
截至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以及遼寧、湖北省部分城市PM2.5小時濃度達到重度污染水平,個別城市達到嚴重污染水平。北京市自12月7日起空氣質量逐步惡化,8日凌晨,受區域傳輸和本地積累影響,污染物濃度快速攀升,9時達到重度污染水平并持續維持;截至19時,北京市PM2.5日均濃度為170微克/立方米左右。此次污染過程與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污染過程類似,均是在強逆溫、高濕度、長時間靜穩情況下,形成的一次區域性重污染過程。當時43個城市達到嚴重污染,北京市PM2.5日均濃度達到376微克/立方米。此次污染過程,55個城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或黃色預警,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強度,當前尚未出現日均值嚴重污染城市。
根據最新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仍處于大范圍低壓系統控制,弱南風、高濕度、強逆溫,擴散條件明顯不利,預計區域重污染狀況將持續至12月10日。預計11日區域污染過程結束。北京市自10日上午擴散條件開始改善,預計中午前后空氣質量逐步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