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趙漪湉)社區是市民的生活空間,與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文明創建的重要展示窗口。在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南門社區加強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社區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的管理優勢及志愿服務作用,以助力文明創建為目標,開展系列活動,在傳播文明新風、培育良好社會公德、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上起到良好效果。
南門社區是新城街道地域最廣的社區,較之其他社區不同的是,社區由原先的陳家溝村與南門社區合并而來,如今轄區內不僅有城中村,同時也有連片的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僅大型小區就有16個,轄區人口近24000人,情況錯綜復雜,開展創文工作難度較高。轄區雖廣,但整個社區工作人員也不過20余人,該怎么辦?
據新城街道駐村幫扶干部魏新介紹,為切實解決這些擺在面前的難題,南門社區加強黨建引領,搭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三級縱向“黨建網格”,以黨員為圓心,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以居民剛性需求為著力點,努力為黨員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提供方便快捷的個性化服務。
社區著眼優化載體,堅持以黨建引領驅動工作創新,結合轄區自身優勢,通過聯合社區幫扶單位市發改委、市文聯、區發改局和各類社會組織,形成優勢互補、互惠雙贏、共駐共建、資源共享區域化格局。社區使用“社區+物業服務公司+業委會”的模式,針對成片老舊小區對癥下藥,讓一名社區干部包抓一個大型小區,引導業委會圍繞小區管理、社會服務、治安維穩、精神文明等拓展服務內容,發揮業委會中的黨員代表作用,通過多方聯席會議用心傾聽群眾的“急難愁盼”,做到“小事不出網絡,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筑牢社區網格內“第一道防線”,著力解決小區創建過程中的痛點、難點、重點問題。
南門社區黨支部副書記丁禮平表示:“幫扶單位和我們的工作人員,通過日常走訪巡查,至今入戶240余次,加強對居民樓院、公共設施以及毀綠占道、闖紅燈、違停等違規行為的整治管理。”轄區包括黨員、退休老干部等群體在內的志愿服務隊,踴躍報名參加轄區環境整治、垃圾分類指導、文明勸導、創文宣講等志愿服務,助推創建文明城市提質升級。
就在3月31日,市發改委、市文聯到南門社區開展黨組織和黨員“雙報到”活動,與社區簽訂共建共治共享協議書。通過搭建社區“黨建聯盟”,本著“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共同提高”原則,幫扶單位和社區雙方將積極參與區域化黨建,常態化開展支部共建、城市創建、基層治理、服務群眾、政策宣傳等活動,共同助力社區建設。
接下來,南門社區黨組織將不斷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居民幸福感,努力構建鄰里關系和睦、居住環境干凈舒適、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基礎設施齊全可靠的文明幸福新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