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張喬) 3月26日,市委網信辦組織幫扶干部、農技專家赴漢濱區紫荊鎮紫荊村開展培訓、幫扶活動,鞏固脫貧成果。
上午11:00,一場別開生面的馬鈴薯種植技術培訓在紫荊村農業示范園拉開了帷幕,吸引了近百名農戶現場學習交流。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蒲正斌主要根據馬鈴薯的生長特性,結合生長實際,以理論講授和田間示范的方式,就馬鈴薯常見病蟲害識別與防治、高產高效管護技術等內容開展了生動易懂的技術培訓指導。
培訓中,蒲正斌及時解答了馬鈴薯栽植過程中易得病、產量低、不耐儲存等長期困擾農民群眾的問題,受到了村民一致好評。
農戶康忠山和馬鈴薯打了幾十年交道,早已把它作為發家致富的看家本領。他一直想改變傳統種植技術,探索種植新技術,為增產增收助力?抵疑礁嬖V記者,學了洋芋種植技術、上肥技術,這種種植技術法產量會達到很高的成效。原先是很簡單的種,沒有這種新式種植法。這次培訓之后,會把這種新技術帶回去之后傳達給所有老百姓,普及這種種植做法。
這幾年,村民王祖城通過大量種植馬鈴薯脫了貧。對于新技術種植,他更是翹首以盼,還想依靠這“金疙瘩”致富奔小康。王祖城說,原來的老式點法套種,產量一般。這次學習的是蒙膜,產量肯定高,以后按照這次學習的技術栽種。
活動當天,市委網信辦通過開展技術培訓、召開聯村幫扶工作推進會、幫扶干部入戶走訪等方式,為紫荊村全面復工復產,確保高質量鞏固脫貧成果,吹響集結號!活動還邀請了安康扶貧空間、安康德隆科技開展網上農民工就業幫扶、電子商務幫扶等活動。
據了解,漢濱區紫荊鎮紫荊村是深度貧困村,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市委網信辦依托當地自然稟賦,為村上發展產業牽線搭橋,助推致富產業發展;依托紫荊村具備紅色基因的村情實際,申報紅色旅游開發項目;發揮自身優勢,加強扶貧領域輿情處置服務保障工作,建立扶貧領域輿情處置機制,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