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牟慶紅 通訊員 劉一磊)從消防員到環境監察執法隊員,從青澀少年到鐵軍戰士,他是一名“90”后。
趙明,安康市石泉縣生態環境分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二十八歲的臉上寫滿了沉穩與堅定,面對年初連續21天的高強度超負荷“戰疫”工作,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生態環境鐵軍的使命與擔當。
“她都上前線了,我作為弟弟也不能掉鏈子,我要到‘戰疫’前線去”,這是趙明常說的一句話。他口中的“她”就是趙亭玲,趙明的堂姐,一名醫護人員,也是石泉縣第一位走向湖北武漢的醫護工作者,當姐姐奔赴“戰場”之時,趙明轉身走向了自己的崗位——生態環境執法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趙明積極響應號召,從除夕開始對全縣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小到一個廢棄針頭和口罩,大到醫療廢水設備運行數據,他都不敢有一點馬虎。目前,趙明和其他執法人員對全縣21家大中型醫院及衛生院進行了檢查,徹底“殲滅”醫療廢物及廢水流失和偷排現象。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兩個重要的日子,趙明主動沖在一線,早早集結待命,走大街穿小巷宣傳著禁燃知識,直到凌晨2點才回家休息。 正月十五,趙明剛剛結束一天的醫廢執法檢查后,又不厭其煩地開展勸返工作。“您好!請問您從哪兒來,需要到哪里去?請出示您的身份證件”。他好像有使不完的力量,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
自1月25日以來,趙明多次深入城區第一網格區,逐戶摸排春節期間在外過節旅居或同湖北省旅居史人員有過接觸的人員信息,共摸排了25個單元300余戶居民1300余人,對進出小區的人員及時的予以勸導與登記,詳細的給群眾宣講國家的政策和規定,很多時候忙得連飯都顧不得吃,而趙明卻說:“我年輕,多干點是應該的”。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像趙明一樣的年輕干部還有很多,他們一面是“孩子”,一面是“戰士”。疫情當前, “90”后們正昂首闊步向一線走來,向我們走來,他們扛起時代的大旗,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用生命筑起堅不可破的“戰疫”長城,用汗水澆灌青春不悔的誓言,“若有戰,召必應,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