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牟慶紅 通訊員 王朝華)新時代召喚新使命,新使命開啟新征程,自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按照市委安排,我市生態環境系統認真貫徹“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擔當精神,把學和做相結合、查和改相貫通、著力打通四項重點措施的內在聯系,有機融合,一體推進,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教育成效。
牢記初心使命,推動思想向上。市生態環境局堅持把學習教育走實走深,局黨組中心學習組開展專題學習9次,舉辦“安康生態環境大講堂”6期,原原本本學習規定篇目72篇章,開展交流研討3次,理論測試2次,形成調研報告8篇,講黨課5次,尤其是局黨組書記、局長楊軍同志關于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專題黨課,在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關注點擊率最高;各分黨組和黨支部開展集中學習103次、交流研討32次、講黨課37次。編寫的《讓每一片綠葉煥發財富光芒》納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作為全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典型案例教材。通過學習研討、思想碰撞,進一步增強了守初心擔使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提升了運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
牢記初心使命,推動環境向優。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深刻檢視問題,深化整改落實,推動環境質量向好向優。主題教育中局領導班子共征求意見建議21條、查擺問題32項,已整改到位13項,其余問題已逐項制定整改清單,明確整改時限,確保真刀真槍解決問題。今年1至8月,我市優良天數同比減少10天,PM2.5同比上升14.3%,PM10同比上升11.3%,空氣質量嚴重下滑。針對這一嚴峻形勢,在逐縣區調研基礎上,牽頭召開了“中心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專項整治行動動員大會”,啟動實施了打贏藍天保衛戰專項整治行動,組織開展治污降霾專項督查巡查。10月份以來,空氣質量明顯好轉,PM2.5同比下降33.3%、PM10同比下降33.9%,月排名全省第一。針對近年來漢江個別支流水質時有超標問題,啟動了《漢江水質保護條例》編制工作,加快推進4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運行進度。針對進一步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問題,牽頭編制了《安康市生態文明示范市創建規劃》,已經市人大審議通過。針對群眾反映投訴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按照“聞風而動、事不過夜、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原則,9月份以來共受理信訪投訴53件、辦結52件。通過開展主題教育,進一步激發了黨員干部的干事創業熱情,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攻堅克難、推動四大保衛戰的實際成效。
牢記初心使命,推動機制健全。市生態環境局堅持邊學邊查邊改、突出常抓常態長效,真正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激發活力。圍繞市以下環保機構垂改后,管理范圍變寬、管理對象分散的實際,成立了由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的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局黨組成員任組長的主題教育指導組,形成了全系統上下貫通、督抓落實的組織領導機制。圍繞系統學習不經常、干部慵懶散等問題,制定完善了《干部職工行為準則》等20余項管理制度。圍繞調查研究形成的對策建議,專題召開成果交流會,研究建立了中心城市大氣污染防治“鎮辦吹哨,部門報到”運行機制、信息反饋機制、督查督辦機制、宣傳教育機制、問題線索移交機制等五項長效機制,解決了鎮辦看得見管不著、部門管得著看不見的問題。圍繞一些部門單位對環境問題整改落實不到位、虛假整改、敷衍整改問題,提請市委研究出臺了“白、黃、紅”督辦單制度,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扣分體系。圍繞環境保護隊伍人員數量少、結構不合理、能力水平弱等問題,建立了系統干部人員補充機制、干部教育培訓機制、干部關心關愛機制等務實舉措。
牢記初心使命,是一種責任與擔當,主題教育的深入開展,是對生態環境系統黨員干部精神的洗禮、黨性的試煉,“三個推動”的工作機制,將主題教育與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緊密結合,是發揚砥礪奮進的安康創優精神,以實際行動為全市人民交上滿意答卷。紅色引領召喚紅色使命,紅色使命凝聚磅礴之力,市生態環境系統將以昂揚的斗志堅決打贏四大保衛戰,奮力沖刺“五連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