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江航運博物館籌備組一行4人,歷時近15天,沿漢江干流和唐白河流域跨越陜西、湖北、河南等部分地區,進行航運實物收集、資料采錄、歷史尋訪等活動,全程得到了各界人士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收獲。
籌備組在湖北省交通廳受到了王陽紅副廳長的關注。他對籌辦漢江航運博物館一事表示贊譽,提出了意見,建議和希望,并給予了大力支持,同時安排湖北省港航局銜接中國漢江航運博物館籌備組赴湖北省境內收集,采訪航運史料具體事宜。辦公室主任徐大福聽取了籌備組的匯報,并對旬陽縣政協,交通運輸局編撰的《旬陽水運》一書大為贊賞,與籌備組一起對整個漢江航運歷史進行了回顧和展望,同時對籌備組此次采訪的行程和內容給予了指導和建議,并要求沿線港航局盡全力配合中國漢江航運博物館在湖北省境內有關航運實物,資料的收集工作,在省港航局的安排和銜接下,籌備組一行先后前往湖北省武漢市航運局、漢川市港航所、漢川運輸公司、仙桃市港航局、仙桃市航運公司、天門市港航局、岳口港航站,沙洋港航局、鐘祥市港航局、鐘祥市航道段工程、磷礦鎮港口站、襄陽市海事局、襄陽航道段、襄陽民間組織——拾穗者民間文化工作群,老河口航運局,河南省唐河縣航運局、南陽市航運局,淅川縣航運局等地進行了實地采訪,所到之處的單位,均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積極參與和提供資料。唐河縣《唐州風》編輯部,南陽《大河論壇》等也給予了鼎力支持,協助采訪調查,并收集提供有關當地建國時期,乃至民國時期的圖片和資料。同時,襄陽船員張保定、老河口木版年畫傳承人陳義文、漢口收藏家周啟壯、河南萬振紅、原老河口商場售貨員張佑銘夫婦等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為籌備組一行收集漢江航運資料和實物添磚加瓦。此行,籌備組共收集沿線航運實物上百余件,翻拍渡口,碼頭歷史老照片近百張,并錄制了漢江沿岸現存的古鎮、碼頭、渡口等珍貴視頻。三千里漢江使得鄂豫陜三省一脈相通,正在實施的南水北調、引江濟漢、引漢濟渭等工程又讓漢江和更多的省份、更多的人們息息相通,我們期待著中國漢江航運博物館成為這相通的樞紐,讓太極城走向全國,溝通未來——漢江水盈盈,旬城更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