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健生 郭南啟)為保護河湖生態環境,市自然資源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扎實有效開展巡河護河行動。
開展常態巡河,全面排查問題。積極落實嵐河包抓職責,縣級領導帶隊深入嵐河開展常態化巡查,對河流沿線的河湖環境、非法采砂、侵占河道等情況進行全面細致排查,發現問題4個,并反饋屬地建立臺賬,及時整改。
發揮職能優勢,提供要素保障。組織編制了《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按照“四水四定”原則,對用水結構和供水設施空間布局進行優化,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236.66萬畝,確保生態功能極重要、生態環境極脆弱區域應劃盡劃。
推進河湖登記,加快生態修復。積極組織技術力量開展漢江干流(陜西段)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項目前期工作;完成7個縣(區)外業權籍調查工作,重點開展嵐河和月河自然資源統一確權調查工作;牽頭組織印發了《安康市秦嶺區域礦山整治三年行動暨漢丹江流域礦產開發整治工作方案》。2022年以來,共爭取中省資金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21個,補助資金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