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瑞儒
近年來,市公安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聚焦基層社會治理,大力推廣“挨戶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新模式,積極構建“聯戶聯院、平安共建”群防群治新格局,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2024年,全市社會治安、公安系統滿意率分別達99.68%、99.96%,均位居全省第一。
筑牢“挨戶防”根基
6月6日,旬陽市棕溪鎮王院村五組村民王某與李某因用水發生沖突,致一方受輕微傷,另一方水管損壞。派出所民警出警后,“組防長”邱令濤主動協助民警工作,一起給雙方當事人做思想工作,耐心調解,最終化解了矛盾,“組防長”還在協助民警調解中提升了法律素養,樹立了個人威信。
“‘挨戶防’工作開展以來,組上群眾法律意識不斷增強,許多矛盾根本不用出組、出村就能很快化解。”邱令濤說。
在推廣“挨戶防”工作中,安康公安按照“目之所及、聯戶聯院、就近方便”三項原則,將5—10戶劃分為一個“戶防區”,若干“戶防區”組成“組防區”,若干“組防區”組成“村防區”,建立了村防區、組防區、戶防區“挨戶防”三級管理體系。
同時,明確“挨戶防”工作“防盜、防騙、防毒”等“十防”任務,推行“戶防長、組防長、村防長”分級負責制。“村防長”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負責本村“挨戶防”組織應急處置、組織聯防共建、工作監督考核。“組防長”由組長兼任,負責該聯防區治安防控推進、風險隱患管控、公益事業推進等工作。“戶防長”由村民推薦聘任,負責該戶防區的治安巡邏管理、政策宣傳落實、矛盾糾紛調解、弱勢群體幫扶、文明新風倡導等工作。
為切實筑牢“挨戶防”根基,安康公安在依托網格員、志愿者、保安員、快遞員等3.6萬余人組成的群防群治隊伍的基礎上,常態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堅持“五必進”,推行“五必訪”,落實“五必問”,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新期待新要求,建立新時代更加和諧警民關系。
2024年以來,安康公安累計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2600余次,實現入戶見面率、特定對象幫扶率、主要矛盾排查率三個100%,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搭建立體防控體系
“民警同志,我們村上王某家沒有妥善管理放養的牛,致使張某種植的油菜被毀壞,現在兩家矛盾有點深,需要及時處理。”5月26日,平利縣城關派出所民警下沉村組開展“挨戶防”工作時,聯防員劉某反映。
為避免矛盾糾紛激化升級,民警多方走訪調查厘清矛盾癥結,詳細了解雙方訴求后,本著鄰里和睦的原則,通過擺事實、說道理、講法律,引導雙方當事人換位思考、互諒互讓。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并現場握手言和。
在安康,像劉某這樣的聯防員是守護城市平安的重要力量。他們的足跡遍布安康的大街小巷,從晨曦微露到夜幕深沉,始終堅守在維護治安的一線。他們仔細巡查社區角落、商業街區,不放過任何安全隱患;耐心調解鄰里糾紛,用溫情化解矛盾;積極宣傳安全知識,提升居民防范意識。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安康公安依托警力牽引,拉動民力資源,建強建優巡防隊伍,以警民共建共防織密治安防控網絡,確保社會平安和諧。其中,專業巡邏警力760余人、義務巡邏志愿者7200余人。
為織密社會安全防控網,安康公安打造“五位一體”立體巡控網絡,建立“特警+巡警+無人機”協同作戰機制,依托無人機巡航、移動警務站等形成“點線面”結合的防空圈,大幅降低巡防盲區,壓降社會面發案率。
為確保“就近、就早、就小、就快”處置突發事件,安康公安積極充實應急力量,組建了以市縣特巡警、派出所民輔警為主體的“最小作戰單元”382個,以單位保衛人員、保安員為主體的“最小應急單元”1154個,開展突發事件處置、搶險救災救援、現場保護等工作。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近日,平利縣興隆派出所民警在開展“挨戶防”工作時,獲悉村民黃某放牛時因看管疏忽,牛群闖入熊某的玉米地,導致青苗大面積被啃食,雙方為此爭執不休。
為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興隆派出所立即啟動“派出所+司法所+法庭”“3+N”聯調工作機制,以“法律+情理”雙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多年鄰里關系得以修復。
在平安建設中,安康公安建立“橫向織網、縱向貫通”的防控聯動組織架構,發揮所長、社區民警進班子作用,加強與檢察、法院等職能部門及鄉鎮綜治、司法、信訪等協作配合,先后推廣應用“三力聯調”“無憂調解超市”等矛盾糾紛工作法,有效激活鄉村治理的“末梢神經”,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今年以來,安康公安協同多方力量累計調處矛盾糾紛4560余起。
在做優“傳統防”的基礎上,安康公安通過合理布局做強“科技防”。如依托“安康智防管控平臺”,上線主防任務工作“標準件”26個,建立各類預警模型16個,有效提升派出所主防能力水平。同時積極整合社會面視頻設備資源,全市134個公安派出所建成互聯互通的村級智能設備中心,進一步織密科技防控網絡。
隨著全市“挨戶防”工作的深入推進,全市社會治安形勢持續穩定。今年以來,治安、刑事案件分別下降15.61%、4.9%,逐步實現“政策法律有人宣講、社情民意有人反饋、矛盾糾紛有人化解、重點對象有人幫扶、鄰里鄉親有人守望、社會治安有人巡防”的“六有”目標,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