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錢萬輝
4月29日11時許,安康公交39路司機丁禮波完成營運任務后例行檢查車廂,在后排座椅下發現一個灰色手提袋,里面裝著4000余元現金、智能手機及衣物,而這筆現金正是失主準備給老家老人看病的“救命錢”。
意識到失主必定焦急萬分,丁禮波立即拍照上傳工作群,并致電車隊長徐由軍報備。關鍵時刻,公交公司啟動應急聯動機制:車隊長10分鐘內鎖定車輛定位,與正在執行下一班次的丁禮波取得聯系;12時15分,丁禮波利用行車間隙將原封不動的失物送至火車站調度室。
核對身份時,失主顫抖著清點現金分文未少,眼眶泛紅連聲道謝。5月1日勞動節當天,失主特意將一面印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錦旗送到公交公司。
一面錦旗,映照的是黨建引領下的行業新風尚。近年來,市公交公司以“紅色引擎”驅動服務升級,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實踐活動,讓拾金不昧、幫扶老幼、應急救助等好人好事成為常態。數據顯示,僅2024年以來,公交系統已累計歸還乘客失物超1000件,收到感謝信、錦旗127次。
文明不是宏大敘事,而是凡人善舉的星火成炬;勞動最光榮的底色,不僅是汗水的揮灑,更是初心的堅守。這個五一勞動節,丁禮波和萬千公交司機一樣,放棄休假堅守崗位。當陽光透過車窗灑在“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八個大字上,這是勞動者收到的最美禮物,更是一座城市向“敬業奉獻”精神的崇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