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健 通訊員 熊雪蕓
4月25日,位于安康城區南環干道南側的漢水陽光怡養園城東分院七樓活動室里銀發閃耀、群情激蕩,30多位會員和10多個會員單位負責人歡聚一堂,為安康市老年基金協會第五屆換屆選舉投上莊嚴一票。
經過半天的會議,選舉產生了安康市老年基金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監事,明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標和方向,為助力老齡事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載春秋,風雨兼程;五載耕耘,碩果盈枝。自2019年11月26日換屆以來,安康市老年基金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秉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方針,緊扣老齡工作實際,多方籌措基金,為助力老齡事業發展、傳遞社會溫暖、促進老人幸福生活默默奉獻。
及時援手顯擔當
老年基金協會是社會公益性組織,承擔著動員社會力量、開展助老公益活動的職責。5年來,安康市老年基金協會主動作為,積極承擔社會職責,在危難時刻顯擔當,幫助老人及其會員單位解決難題。
新冠疫情發生后,安康市老年基金協會迅速行動,立即組織理事單位和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并第一時間發出倡議,號召各會員單位發揮自身優勢參與抗疫。協會率先拿出資金5000元購買抗疫物資,第一時間送到漢濱區老年公寓、漢濱區陽光愛心護理院、漢濱區中心敬老院等養老機構,解決養老機構防疫物資不足問題。隨后又多方籌資,爭取到價值15萬余元的防疫物資,及時送到反哺堂安康市老年公寓等多家會員單位,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2021年,安康市發生洪澇災害后,協會立即與陜西助老匯、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對接,募得價值10余萬元的救災物資,及時贈送給漢濱、嵐皋、漢陰等重災區,助力受災群眾恢復生活生產,在危難時刻體現了責任與擔當。
溫情服務現情懷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是協會的宗旨之一。5年來,每逢重陽節、春節等傳統節日,安康市老年基金協會均會專門籌集物資,開展看望慰問活動,彰顯人文關懷。
5年來,累計出資60余萬元,多方募集價值150余萬元物資,先后走訪慰問八縣兩區一市1000余名百歲老人、特困失能、高齡貧困老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及農村“五老”人員,以及8家民辦養老機構的療養老人,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了關懷和溫暖。
為了引導全社會尊重退伍老兵,協會出資1萬余元,向社會募得善款和物資11萬余元,專門開展了“情暖老兵”活動。先后走進100余名偏遠農村的抗戰、抗美援朝和困難老兵家中,為他們送去了生活物資,讓老兵感受到了社會對他們的尊重與關懷。
協會還參與鄉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開展“九九”公益日和農村養老服務項目,為農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服務、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等服務,連續5年對農村“失能”“五老”“老兵”和受災群眾進行慰問,舉辦文藝演出、“銀齡風采”等活動,為2000余名農村老人送上文化大餐,用心用情讓銀發歲月充滿希望和尊嚴。
培優基地促發展
為了促進養老事業快速發展,安康市養老基金協會以愛心護理工程基地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愛心護理基地建設,培樹典型,引領、提升社會養老機構服務功能,給入住老年人群提供幸福、溫馨的“家”。
5年來,爭取價值60余萬元物資,選樹培育了陽光愛心護理院、漢濱區老年公寓、嵐皋縣老年公寓、漢陰鴻濟醫養中心、漢陰反哺堂老年公寓等5個基地,有效提升了養老基地的服務能力和服務功能。
在“樂齡工程”示范創建中,安康市養老基金協會通過抓住典型、以點帶面的方式,遴選了6家養老機構作為示范單位進行創建。通過多年的培育和推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首個陜西省“樂齡之家”在漢陰縣澗池鎮花果村互助幸福院落地,并獲資助30余萬元,成為開在秦巴山區最為耀眼的“養老花”。
“站在新的起點上,安康市老年基金協會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與服務創新雙輪驅動,在服務模式、資源整合、品牌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安康養老事業健康發展,用智慧與情懷為老年群體創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再次當選的安康市老年基金協會會長張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