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史棻棻)近年來,安康金融監管分局緊緊圍繞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持續強化監管引領,指導銀行機構以支農支小支實為己任,多措并舉切實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為推動安康地區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金融“活水”,優化提升安康金融營商環境。
產品宣傳做加法,信貸資金有效投放。加強金融服務建設,充分利用內外部信息資源,努力探索以互聯網金融為支撐的金融產品新形態,加快“市民E貸”“小微快貸”“惠農E貸”等線上產品推廣,切實提升信貸獲得率;積極了解滿足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金融需求,針對小微企業設備更新、技術改造、項目研發等方面提供專屬貸款產品,完善綠色低碳發展及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外貿等領域小微企業服務機制,積極推廣知識產權金融產品,優化訂單融資方式,強化資金支持和風險保障,著力提升金融供給與企業經營需求的適配性,助力全市產業優化和轉型升級。
融資成本做減法,真心惠企助力發展。聚焦降本增效,引導轄內銀行機構進一步降低普惠經營主體綜合融資成本,緩解“融資貴”難題;深入開展涉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專項整治,規范服務價格管理和收費行為,主動承擔小微企業押品評估、抵押登記等費用,切實減輕企業融資負擔;指導銀行機構根據LPR和小微企業客群特征,合理厘定貸款利率,將貨幣政策、稅收減免、財政獎補等政策紅利向終端信貸價格有效傳導,實施優惠利率。
服務延伸做乘法,拓寬信貸投放渠道。貫徹落實支持小微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要求,指導區縣、銀行機構深入園區、社區、鄉村,摸排轄區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及經營情況,從供需兩端發力,實現信貸資金直達基層、快速便捷、利率適宜。截至2月末,全市累計走訪8.1萬戶,推薦有融資需求經營主體7207戶,累放貸款42.49億元;推動銀行機構加強與市稅務局的工作對接洽談,大力推廣“云稅貸”“納稅e貸”等產品,持續深化“銀稅互動”。
服務距離做除法,強化信貸投放保障。持續深化“金融顧問制度”,下沉金融服務重心,縮短服務半徑,圍繞工業園區、產業園區、農業園區進行整園推進,開展網格化專項營銷,普及金融知識,摸排融資需求,打造集存款、貸款、結算、支付于一體的“點對點”金融服務模式。目前全市銀行業機構已選派金融顧問700余名,有效提升企業政策獲得感和營商環境便利度;指導全市農商銀行積極探索支小支實新路徑,在原“雙基聯動工作站”的基礎上升級金融超市,打造直接面向基層、面向企業、面向群眾的一站式多功能金融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