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勝璋
漢水泱泱,魚味飄香。金秋時節,魚稻豐收。9月22日,由安康市農業農村局和石泉縣人民政府主辦的安康市首屆“安康漢水魚”烹飪大賽在“秦巴水鄉.石泉十美”石泉縣城柳苑大酒店舉辦。來自全市各縣區的30余名大廚齊聚一堂,同臺競技。“安康漢水魚”烹飪大賽9名獲獎大廚在石泉縣中池鎮筷子鋪村現場烹飪展示了獲獎的魚類美食作品,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視覺和味覺盛宴。同時參加了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陜西安康稻漁豐收節系列活動主會場的頒獎儀式。
作為大賽協辦單位安康市烹飪餐飲行業全程參與并協調組織邀請相關專家擔任大賽評委,確保大賽圓滿成功。按照比賽規則,30名參賽選手依次通過抽簽、檢錄、比賽,然后由工作人員安排展示、送評、評判、計分,競賽全程由石泉縣公證處現場監督公證,確保程序合法,比賽評獎公開、公平、公正。參賽廚師以安康漢水魚為主要食材,需在一個小時內,各自完成2道菜肴,菜系、技法不限。展示不同地域的不同飲食文化以及“安康漢水魚”菜品的獨特魅力。
比賽開始后,參賽的大廚們在助手的幫助下大展身手,以花鰱、鱸魚、鱘魚、鱖魚、大鯢等安康本地水產品為主要食材,各施所長,通過多種烹調技法,烹飪出酸、麻辣、咸香、香酥等不同口味的菜肴,比賽現場彌漫著各色美食的香味,令人大開眼界、垂涎欲滴。專業評委們從色(主輔料配比合理)、香(聞之香氣撲鼻,食之唇齒留香)、味(主味突出、調味適當)、形(造型美觀、技法熟練)、器(美食美器、協調和諧)、質(質感良好鮮美、鮮美純正)、養(營養配比合理)等多個維度進行公平評判,現場打分。評委在評比中嚴守食品安全法,禁止使用非食用物,確保營養安全。最終評選出造型美觀、刀工細膩、味美純正、營養合理的菜肴,展示了“安康漢水魚”菜品的獨特魔力。評比結束時,評委與選手共同參觀了60道菜品展示,評委分別發言對菜品進行點評。讓參評選手在比賽中學到知識。最終,經過綜合評比,周一明獲得一等獎,王鵬、王方旭、薛居知獲得二等獎,李子廣、夏顯林、李強、陳毅軍、杜平獲得三等獎,其余選手獲得優秀獎。
安康有好水,好水出好魚。近年來安康大力發展生態漁業,水產品產量、產值始終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品牌建設走在全省前列,成功打造“安康漢水魚”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安康花鰱、安康錢魚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探索出“養殖基地+配送中心+品鑒店+加工企業”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模式,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促進群眾增收方面貢獻了漁業力量,為推動全省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這次“安康漢水魚”烹飪大賽以“喜慶豐收 年年有漁”為主題,是2023年安康市稻漁豐收節系列活動之一,首屆“安康漢水魚”烹飪大賽的成功舉辦,是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是推廣漢水魚品牌的重要途徑,是安康漢水魚飲食文化的精彩展示。美食,承載著深厚悠遠的文化底蘊,凝結著綠色健康的生活氣息,更傳達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追求。本次大賽既弘揚漢水文化、安康餐飲文化、漁文化的豐富內涵、提升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又能促進漁業養殖業與餐飲美食的深度融合,促進安康生態漁業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生態漁業加速發展。
“安康漢水魚”烹飪大賽成功舉辦,為安康漁業產業發展提供契機。隨著,人民群眾對水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內陸淡水水產養殖將迸發出巨大潛力的實際,進一步挖掘漁業資源稟賦,持續推動生態漁業擴面增量、提質增效。在擴大養殖規模的基礎上,在推進水產育種、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場開拓、休閑漁業等方面全面發力,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安康各級政府和社團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大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力度,實施整體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多渠道開展營銷宣傳推介活動,挖掘優質水產品消費潛力,全面提升“安康漢水魚”品牌影響力是人民群眾的期盼,讓“安康漢水魚”造福漢江兩岸人民,讓“安康菜走遍神州,漢水魚譽滿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