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這位千年偶像仿佛永不過氣,追隨者不分老幼,跨越古今。40余年創作生涯,4800多篇文、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數量居北宋文學家之冠!
但僅憑于此遠不足以稱為“全民偶像”,在蘇軾身后的物質和精神世界里,還散落著更多的生命與文化焦點——這次,讓我們以另一種藝術形式走進蘇東坡。
7月13日-14日,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傾情打造的話劇《蘇東坡》將在安康漢江大劇院精彩上演!回首千年看居士,讓我們一場跨越時空的千古對話。
一代文豪的跌宕人生
話劇《蘇東坡》從烏臺詩案案發寫起,追溯了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蘇東坡44歲到64歲逝世期間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蘇東坡自己留詩云:“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無論境遇如何,蘇東坡始終保持樂觀豁達的精神,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并作為一個富有創造力的生動形象存在于中國歷史的人物畫廊中,可愛可親,別具一格,熠熠生輝。
話劇《蘇東坡》正是通過塑造這樣一個具有獨立人格、自由精神和平民情懷的蘇東坡,來賦予這個形象當代性和現實意義。這樣的蘇東坡不僅是一個歷史名人,他無論從政績、詩文、情感上來說都是中國文人的典范和代表。
巴適得很!“川味兒”十足
話劇《蘇東坡》通過蘇東坡的仕途串起了他的詩文成就、情感生活,立起了一個具有當代性、典范性的奇偉形象。
話劇《蘇東坡》在舞臺上突破了原有的戲劇框架,創造性地融入了“幫腔”與“司鼓”的川劇構成,更通過舞美與串場角色,構成了匠心獨具的藝術空間,在文本的時空性、戲劇傳統的融合性、人物塑造的獨特性以及戲劇本身的地域文化特性上完成了突破與超越。
現場伴奏的司鼓作為擬音貫穿全劇,時而在劇中出現的一句川劇“幫腔”,娓娓道來了生于四川,長于四川的東坡味道。
流淌千年的宋韻遺風
在舞美方面,主創團隊做到了“詩意”與“歷史”的融合。翻開歷史的書頁,不是還原那份厚重,而是寫意的留白。用東坡筆下輕盈的詩詞創作一臺詩意的世界。話劇《蘇東坡》好似流淌千年的宋韻遺風,讓人目不暇接。
另外,宋樂作為構成宋代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話劇舞臺上,為戲作曲,貼合意境亦是最大魅力之所在。整部劇中的音樂有令人心馳神往的風雅,也有散落在市井的煙火,似乎有一種穿越古今,重回大宋的力量。
頂級主創團隊領銜
編劇 姚遠
國家一級編劇。代表作品:《下里巴人》《商鞅》《李大釗》《“厄爾尼諾”報告》《馬蹄聲碎》等。另外,還參與了電影《大轉折》、電視劇《國家使命》《歷史的天空》等的編劇工作。大型歷史話劇《商鞅》是文化部首次評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部精品中,唯一一部榜上有名的話劇;作品《李大釗》獲曹禺戲劇文學獎,《“厄爾尼諾”報告》獲第八屆、第九屆文華大獎、文華編劇獎,全軍第七屆文藝會演劇目獎、編劇一等獎。曾獲第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八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首屆佐臨話劇藝術獎、寶鋼高雅藝術獎、文化部第七屆文化華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以及飛天獎最佳編劇獎等國內多項大獎。
導演 查麗芳
國家一級導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指導舞臺劇50多部。
舞美設計 韓生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數字演藝集成創新——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藝術總監、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文化旅游創作委員會主任、上海舞臺美術學會名譽會長、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
作品曾獲文華舞臺美術獎、文華大獎、中國話劇舞臺美術“金獅獎”、中國舞臺美術展“設計大獎”,獲“上海市領軍人才”、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文化部優秀專家”、“文化部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國務院政府特殊專家特殊津貼等。
主要作品:淮劇《武訓先生》、歌劇《江姐》、滑稽戲《上海的聲音》、粵劇《抉擇》、盱河高腔《牡丹亭》、錫劇《卿卿如唔》、贛劇《文成公主》、黃梅戲《永遠的驕楊》等舞臺設計;雜技劇《戰上海》新媒體視頻設計,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總策劃,山東“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項目《沂蒙四季》藝術總監。
領銜主演 李東昌
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四川戲劇家協會會員。
主要作品:話劇《趙一曼》《大川之靈》《雪域忠魂》《保爾·冬妮婭》《第二十九棵樹》等。曾獲文化部中國第十屆藝術節文華表演獎、中央戲劇學院第三屆學院獎最佳主角獎、四川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多次獲四川省文華表演獎。主演、編導舞臺劇作品二十余部, 主演電影電視劇作品二十余部。
匠心勾畫 有血有肉的東坡
“未寫《蘇東坡》之前,總以為蘇東坡瀟灑倜儻,一代才子,風流無限,風光無限。要寫《蘇東坡》了,才知道蘇東坡不僅有著“西北望,射天狼”般的豪邁,也還有“心似已灰之木”一般的凄愴;不僅有著“日啖荔枝三百顆”的忘形時分,更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悲涼光陰,說他曠達么?無奈而已;說它樂觀么?還不如說這是他的自寬與解嘲。
在他南下外放之時,他的至愛親朋曾經特地為他作詩一首,諄諄告誠:“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若是蘇軾認認真真地聽取了這句話,他就不會再有之后的一切厄難,說不定還因為他在杭州任上出色的政績而重新得到神宗皇帝的青睞,但是若真是如此,中國文學史在宋朝這一篇章上就沒了蘇東坡,只不過在二十四史上蘇軾篇里多添些筆墨,如果這樣,是蘇軾的福祉,卻是中華文化的巨大損失。孰禍孰福,是蘇軾自己的選擇。因為他閑不下這支筆,閉不上這張嘴。話再說回來,我們還得回頭感謝宋太祖趙匡胤,是他給朝廷留下過一句話:一不得殺士大夫與上書言事人。這個趙氏家法算是救了蘇軾的命,為我們留下了那樣輝煌奪目的一筆文化遺產。
按照今人的觀點,也許蘇軾后半輩子的活法是一種“茍活”。每次被貶,即便是不白之冤,也得謝主隆恩;即便是遠赴蠻荒,也是愴然而直前,但是你很難想象一個人能夠在那樣地“茍活”之中創造出了如此令人驚嘆的卷帙浩繁的錦繡文章,他把生命中的苦澀消化成了詩意,奉獻給了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他的藝術意境屏蔽了他的厄難,變成了 一道道彩霞絢麗于歷史的地平線之上,讓我們享用不盡。”
——編劇的話
“蘇東坡不是一位可望而不可及的圣賢,而是一個生活在現實之中,有血有肉,有著與常人一樣喜怒哀樂的普通人。他感情豐富,心地善良,為人真摯誠懇。他非凡的想象力和執行力,造就了他驚人的創造力。他從政的四十年,為官十六地,主政八州,始終不放棄對國家、百姓的責任感,始終堅持匡時救世的報國之志。他熱愛自由,張揚個性,他嫉惡如仇、口無遮攔,從來不懂得掩飾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直接導致了他的大智大慧,大徹大悟。
在排練《蘇東坡》的過程中解讀蘇詞、蘇文、蘇詩,給了全劇組莫大的喜悅,快意一他大雅大俗的人格風采讓我們不可遏制地喜歡他、敬愛他、崇拜他。愿觀眾在蘇東坡有喜有悲的人生,有聲有色的詩詞,有情有義的故事中了解那個說不盡、說不全、道不盡的蘇東坡。”
——導演的話
【演出時間】
7月13日 周四 19:30
7月14日 周五 19:30
【演出地點】
安康漢江大劇院 大劇場
【演出票價】
80元/180元/280元/380元
【購票鏈接】
一人一票,憑票入場,1.1米以下(5周歲以下)兒童謝絕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