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付明明
2022年,市稅務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抓好黨務、干好稅務、帶好隊伍”目標,努力創,奮力爭,拼命干,在安康經濟社會發展的“賽道”上踏出了鏗鏘足音。先后獲得省市領導批示34次,榮獲“全國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工人先鋒號”等20余項“國字頭”榮譽。機構合并后連續4年被陜西省稅務局授予“績效管理先進單位”,連續15年榮獲安康市委市政府表彰“目標責任制考核先進單位”“黨風廉政考核優秀單位” ……
筑牢信仰之基,交出絕對忠誠的“黨建答卷”
一年來,市稅務局堅持政治引領,深入推進“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四鐵”政治機關建設,明確4類12條40項工作任務,打造政治機關建設標準化體系。創新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六巡四聽”制度,通過上級巡聽、外部旁聽,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實。深入落實黨建高質量發展兩年行動方案,建成紫陽蒿坪“踐行中國稅務精神學習教育基地”、平利老縣“四鐵政治機關研學基地”。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實施黨建品牌工程,漢濱“雙建雙優”、紫陽“老虎班精神”、平利“白石廉韻”、稽查“三師”工作室等眾多特色品牌競相輝映。
扎實推進“稅收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討論,常態開展“百名委員下基層 千名書記進萬企”和代表委員“進大廳、坐窗口、走流程、優服務”活動,持續抓好“基層十件事 放心我來辦”事項,緊盯難點堵點痛點,服務企業100余次,收集意見建議95條,解決問題89個。與此同時,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大力弘揚誠、凈、親、正的“稅紀新風”和“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黨的建設在實干實績中開創新局面。
凝聚共治之力,亮出創新創造的“改革答卷”
改革攻堅的難點在哪里,稅務部門的創新就跟進到哪里。
作為陜西省稅務局稅費精誠共治和分級分類管理的專項試點單位,市稅務局大刀闊斧改革創新,結出累累碩果。
將稅收治理融入社會治理,聯合財政部門提審《安康市稅費保障辦法》,構建與發改、公安等20余部門的數據共享共用共治格局。推進多部門業務協同,實現“互聯網+不動產交易辦稅”市縣兩級全覆蓋。通過“制度+流程”重塑優化,大力推進稅費同征共管,為全省非稅收入標準化管理探索形成“安康模板”。
通訊員 付明明與此同時,搭建安康市經濟稅源一體化監控分析創新應用,強化數據共享互聯,推動實現全市經濟運行及稅源分析監控全景式展現、可視化追蹤、立體化分析,放大“以稅咨政”效應。
在維護納稅人繳費人合法權益方面,市稅務局大膽探索,聯合公、檢、法、司、人社等部門成立公職律師涉稅爭議調解中心,建立“稅費爭議調解團隊”,形成多種調解主體協同聯動,多種調解方式多管齊下、聯動運作的涉稅爭議調解處理格局,實現“楓橋經驗”在稅務領域有效運用。
作為“一站式”涉稅矛盾爭議調解機制的直接受益者,在安康正興有機綠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蔣宗權眼里,該機制的實施輸送給企業更多溫度,讓企業免除后顧之憂,有更多精力投入運營。
據悉,該機制運行以來,已有效化解商家拒開發票、不動產辦證難等近20起涉稅矛盾糾紛,獲得納稅人的一致好評。
服務發展大局,做優便民利企的“為民答卷”
“流程簡化了,速度更快了,460萬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到位得太及時了,我們計劃將這筆資金投入生產和科研,緊抓儲能市場機遇。”華秦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傅洪濤連連感嘆稅惠政策落實的速度和力度。
2022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決策部署,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市稅務局優化減稅降費“一線工作法”和稅收業務“直連包抓”責任機制,緊扣政策宣傳、操作輔導、退稅審核等環節,推出“上門輔導”“不來即享”等精細服務舉措助企紓困,讓“真金白銀”以最快速度、最高精度、最優服務直達市場主體,助力穩崗穩產穩就業,穩住市場經濟大盤。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11.38億元。
市稅務局將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始終,做優唱響“品質服務最安康”品牌。發布《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若干服務措施》,創新6方面共22項舉措,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出“預約辦”“網上辦”“不打烊”“不斷檔”等一攬子優質服務舉措,不斷提升納稅繳費便利化水平。對30個省級重點項目、96個市級重點項目實施“稅務管家”服務,把實事辦到民生急需處、發展關鍵期。2022年前三季度通過“稅銀貸”為968余戶小微企業辦理貸款9.26億元,有效解決企業融資問題。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和“稅收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提速出口退稅辦理時效,建立服務外向型經濟發展示范基地,建成主城區15分鐘辦稅圈……一系列務實舉措緊貼納稅人需求和發展大局, “無處不在”的服務生態不斷拓展。
“我走訪過的重點企業都對稅務部門推行的‘碼上辦’‘掌上辦’‘線上辦’的多渠道便捷辦稅非常滿意,既節約了辦稅成本,又提高了辦稅效率。稅務部門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讓企業很有獲得感。”2022年2月份,全國人大代表趙明翠在石泉縣稅務局辦稅服務廳體驗“非接觸式”辦稅,了解精細化服務舉措時,給予如此評價。
鍛造秦巴鐵軍,寫好擔當奉獻的“治隊答卷”
市稅務局黨委認為,稅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源泉和關鍵在于“人”,需要不斷創新隊伍管理和人才培養機制。
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進落實優選、精育、嚴管、激活“四位一體”的基層干部管理新機制,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關愛激勵干部的實施意見》,營造思想育人、事業留人、環境暖人的拴心留人環境。搭建基層一線“練兵場”,為干部干事成事搭建廣闊舞臺。與此同時,打破人才使用部門限制,統籌市縣兩級人才資源,打造多條線“稅收專業化”團隊,形成“聚指成拳”的攻堅優勢。通過建立女干部隊伍建設“1234”工作機制,激活女干部 “半邊天”力量。“墩苗育苗”工程為優秀稅務干部儲備管理裝上了“加速器”。
現在市稅務局的榜樣榮譽簿上已是“稅星”璀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好稅官”崔義勝、“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陜西省先進工作者”張世雄、“全國稅務系統百佳稅務所長”姚立濤……2022年以來,安康市稅務局巧借榜樣之力,開展“發現典型 發掘亮點”主題宣傳活動,激勵全市稅務干部對標桿、找差距、學典型、向上善。
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平表示:“2023年,安康稅務人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抓好黨務、干好稅務、帶好隊伍’,持續深化‘四鐵’政治機關建設,縱深推進稅收服務和稅收監管‘雙輪驅動’,統籌推進‘基礎立稅、改革活稅、人才興稅’三項建設,扛牢主責主業,服務發展大局,為安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