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后,旬陽市仙河鎮留守兒童托管中心的小朋友,使用圖像清晰、音質純凈、操作流暢的新電腦進行“親情聊天”,在外打工的父母紛紛稱贊托管中心“鳥槍換炮”了,而中心創辦人吳莉卻說:這是上海于老板獻的愛心!
在陜西省安康市慈善協會,一提起上海的愛心企業家于登玉,大伙兒就會講出他一串串的行善故事。
在旬陽,關愛留守兒童
今年5月31日上午,上海曼登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于登玉一行來到旬陽市小河鎮留守兒童關護中心,為資助“設施更新項目”捐款5萬元。
于登玉看望慰問小河鎮留守兒童
小河鎮留守兒童關護中心自2014年創辦以來,認真做好親情關護、生活保障和學習幫助、文體活動,從而受到家長好評,被安康市慈善協會樹立為社會托管典范。近年來因受疫情影響,運營艱難,給運營設施的提升改造帶來經濟壓力。
去年,于登玉得知后,乘著和夫人、公司總經理王莉到安康探親的機會,趕到小河鎮現場考察后,當場決定捐助。于是,就從微信群中發動公司員工、愛心企業捐款5萬元,還捐贈了1965冊圖書、100床棉被和一批童鞋等物資。今年,關護中心想改造地面、更新設備而無資金,來安康過春節的于登玉、王莉夫婦調查論證后,決定再資助5萬元。“六一”前夕,他們把愛心人士捐助的資金送到了小河鎮留守兒童關護中心。旬陽市慈善協會負責人同時趕到,送來一批兒童書包。
安康市慈善協會副會長袁粒趕赴現場,熱情贊揚了上海慈善人士、安康在滬愛心人士的大愛情懷,叮囑小河鎮留守兒童關護中心用好善款、建好家園,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服務。
于登玉女兒于婷婷為旬陽市神河鎮留守兒童發放慰問品
旬陽是隸屬安康的縣級市,境內山大溝深,農業條件落后,在外務工人多,留守兒童量大面廣。于登玉夫婦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來到旬陽市深入調研后,定下了以關愛留守兒童為中心的幫扶計劃。去年春節前夕,于登玉帶領愛心人士來到神河鎮小天使留守兒童之家,捐款68800元,用于改造基礎設施,改善生活條件,安康市慈善協會會長崔光華為他頒發了榮譽證書。
今年3月以來,他數次來到小河、神河、仙河等地,送設備、送書包、送節日禮品,為留守兒童獻愛心。
在嵐皋,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5月25日,安康市慈善協會“情系團興 鄉村振興基金”啟動儀式在嵐皋縣官元鎮團興村舉行。于登玉、王莉夫婦帶著他們的愛心伙伴參與了這一由安康市商務局發起,熱心慈善事業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捐款設立,旨在支持團興村產業發展和愛心助學的善行義舉。
據安康市慈善協會副會長袁粒介紹:在此前的考察交流中,于登玉認為團興村發展前景廣闊,當前條件受限,只要有愛心相助,就能加快步伐。于是,在他的善舉推動下,安康市慈善協會經與包聯該村的市商務局溝通,決定設立“情系團興 鄉村振興基金”。成立儀式上,上海曼登實業公司、陜南農產品批發市場、漢城國際商業街、安康悠源食品有限公司等9家愛心企業,現場為基金捐款19.33萬元。
于登玉、王莉夫婦捐款助力團興村鄉村振興
官元鎮黨委書記孟祥志對于登玉等愛心企業家助力鄉村振興的善行義舉表示感謝,他表示要用好基金,加快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奮力譜寫官元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今年元月,疫情嚴重,影響各業生產和群眾生活,于登玉發動上海愛心人士捐款41965元,及時捐給嵐皋縣慈善協會。邱仕君會長馬上安排,購買防疫用品和生活、生產急需品送給鎮村防控一線的干部群眾。
今年7月,于登玉冒著40多度的高溫暑熱,來到嵐皋縣民主鎮考察旅游開發、藥材種植、林特生產等項目,就經濟技術合作、特困群眾幫扶達成了幫扶意向。
在漢濱,幫扶特困家庭
家住漢濱區江北辦中渡村的謝光財,做夢也沒想到,他會攀上一個上海親戚,而且一攀就是八年。
于登玉夫婦詢問謝君祥的學習情況
八年前的2014年冬季,租住在公路橋下一間車庫里的謝光財一家,因為安康市慈善協會副會長袁粒的發現,以及愛心人士的到訪而被媒體“曝光”。人們得知,謝光財因在外打工負傷導致高位截肢,只能將身體捆綁在板凳上做些補鞋、補鍋之類的手工活;妻子汪艷梅因在建筑工地干活時從高處摔落而高位截癱,連重一點的家務活都干不成;家中還有個剛上幼兒園的小男孩,一家三口在政府的扶持和鄰里的關照下艱難度日。一些愛心人士登門看望后,主動送來衣物、臥具、糧油和日用品,分擔了小孩上學的費用,還幫他們租住了新房。
于登玉作為安康女婿,在陪夫人王莉回娘家探親時,聽到這一情況,馬上趕到謝光財家,送去了拜年禮品,并鄭重承諾:你每年的房租費,都由我包了!
從此后,回安康過年和到謝光財家拜年,成了于登玉夫婦每年春節的固定節目。而那筆房租費,于登玉從不微信轉賬,也不郵寄,出于尊重和禮貌,他總要恭恭敬敬的雙手遞到謝光財手上。從2018年起,他每年給謝光財的兒子謝文文2000元錢,資助孩子上學。
去年5月12日,他又在江北辦長征村二組認了個親戚。
于登玉和周啟均一家合影
67歲的周啟均因患腦溢血,留有后遺癥,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兒子周濤又突發心肌梗塞不幸去世,留下媳婦和兩個孩子。突然的變故,使這個本來就艱難的家庭更加困難。于登玉聽到周啟均的情況后,便在上海發起募捐,兩天時間便有84位愛心人士捐款13150元。于登玉親自送上門來,鼓勵周啟均一家因人制宜發展經濟,并幫他們制訂了生產計劃。
今年暑期,于登玉在漢濱區多個鎮辦考察交流,向多個特殊家庭伸出援手。人們夸贊這個“上海親戚”有愛心,他用滬式普通話表示:作為女婿,我不僅要愛我的愛人和她的娘家,更要熱愛安康的山水和百姓,并為安康的發展和百姓的幸福奉獻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