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續航焦慮”成了困擾廣大車主的難題,在碳中和背景下,充電樁和充電網正成為新能源車的剛性需求,如何在安全高效的同時實現“隨處可充”,針對這一難題,安康城投特來電新能源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積極布局我市新能源車充電網建設,將于中秋節前正式向公眾開放兩處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點。
走進金州南路停車場,特來電新能源充電樁整齊排列,能同時容納10輛新能源車的充電需求,在城投西津城地下車庫,這里剛剛新建成17個充電樁,滿足了小區內居民新能源車的充電需求,隨著這兩處充電站點的正式投用,充電的車主紛至沓來。
據了解,目前大多數充電樁運營商都采用“一樁一機”的模式,每根都是單獨工作,而特來電的充電樁站點則采用“一拖N”的方式工作,每一個特來電充電站都會有數量不同的快、慢充電樁,站點會按照電樁數多少來配置相應的“總控箱”。“總控箱相當于一個‘大腦’,負責控制和調配充電。通俗來說,傳統充電樁相當于獨立的電腦,互相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而特來電的方式相當于將所有電腦全部接入云端,并且共享云端的信息與存儲。”安康城投特來電新能源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馬四偉介紹說。
既要充的快捷,也要充的放心,為了保障車輛在充電時的安全,特來電獨有的兩級安全防護技術,通過CMS(充電管理系統)主動防護層和大數據防護層,阻斷不安全的充電行為,并發出報警通知,監控評估,以提升電動汽車安全性。如果觸發了主動防護的指標之一,則會被停止充電。當某輛車在一段時間內,連續觸發了主動防護(停止充電),將會通知用戶、運維崗與安全崗,進行相關的檢修檢測。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車銷量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駛入千家萬戶,停車場充電將成為未來車主充電的主要場景,安康城投特來電加速推進我市新能源車充電網布局,將最大程度解決廣大新能源車主充電難的問題,為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不斷貢獻城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