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黎文平 王小平)當前秋蠶生產開始,我市持續高溫、旱情日趨嚴重,桑樹生長受到較大影響,桑葉發黃、葉片老化,桑園產量降低,蠶室溫度高于30度以上,高于蠶體極限溫度,造成蠶體虛弱,易誘發蠶病,蠶桑生產面臨嚴重困難。

為應對當前持續高溫干旱災害天氣,市蠶桑產業發展中心近日安排10余名蠶桑技術干部分赴全市8個縣區開展秋蠶抗高溫干旱技術指導工作,降低秋蠶生產損失,確保今秋養蠶生產不受影響。
面對災害天氣影響,該中心專家支招蠶桑生產減災技術措施,以確保秋季養蠶穩產、高產。在桑園抗高溫干旱技術上,要及時灌溉桑園,灌溉時間宜選在早上9點之前和傍晚6點以后;采桑時間要在早上露水未干時或傍晚進行,嚴禁在中午采桑;桑葉運回貯桑室后要散開,豎放整齊,下墊薄膜,上蓋濕布,可透氣保濕(嚴禁用薄膜全包圍),能有效解決桑葉在高溫季節貯藏容易發熱變質的問題。

在養蠶抗高溫干旱技術上,首先要進行蠶室降溫。蠶室優先選用一層房屋或地下室,有條件安裝空調降溫。沒有空調的蠶室,蠶室四周搭涼棚、遮陰網等辦法,日中關閉門窗或半開,傍晚打開全部門窗,室內降溫可采取掛濕簾濕布、裝風扇、噴井水補濕等降低室溫。此外,要加強通風換氣、防熱、防悶。
其次要把握飼養要點。各齡蠶要精選適熟葉,防止采用葉老嫩不一,造成蠶體發育不齊;給桑要薄厚適當,防止蠶座過厚,導致蠶座發熱,桑葉凋萎,采取多次少量給桑,小蠶1天4次,大蠶1天3次;小蠶蠶座上蓋下不墊薄膜紙,要超前擴座、稀放飽食,做到蠶座蠶頭稀,蠶框降位擺放,也可采用地面育;巧吃水葉,每天用0.3%有效氯澄清液噴灑桑葉給桑一次。
再次就是做好消毒防病。蠶體蠶座消毒時應注意,各齡餉食前用防病一號噴灑蠶體1次,小蠶食桑期每天用焦糠噴灑1次,大蠶食桑期每天用焦糠、石灰粉、防病一號和防僵粉交替使用1次,入眠止桑要用焦糠,不能使用石灰粉,以免影響起蠶蛻皮困難,造成封口蠶多;要適時添食防病藥物,增強蠶體質及抗病力,從二齡蠶起,每天添食1次紅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