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昌勇 通訊員 李超
鐵拳、鐵軍、鐵紀、鐵案……在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透過這一組有質感的詞語,每一位工作人員的面孔漸次清晰。面前是市場,身后是百姓,心中是國家。在他們日復一日地奔忙中,赤誠的初心映照著肩上熠熠生輝的藍盾。
回望過去兩年,支隊長胡高黎和他的團隊奔著兩句話在開展工作,一句是“有訴必應、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另一句是“努力實現全員愿辦案、會辦案、辦好案的目標”。梳理“堅決履行執法職責、嚴厲打擊市場各類違法”的邏輯主線,他們的每一滴汗水都閃耀著這樣的光芒:共獲得廳級以上表彰12項,單位及干部無違規違紀違法情況發生,支隊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全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連續兩年被陜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彰為全省藥品稽查執法工作先進單位;被省市場監管局表彰為2021年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工作成績突出先進集體。
這一切,都留在時光記憶里,并持續更新中。
握緊“鐵拳”有力量,民生關切記心間
在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聯合行動和專項行動從來沒有放慢節奏。一波高過一波的“鐵拳行動”,不僅維護了繁榮穩定的市場秩序,也讓百姓有足夠的信心相信市場。
時間回溯到2021年5月,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聯合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首次啟動了打擊食品藥品和假冒偽劣商品違法犯罪“鐵拳行動”,三部門共同印發《安康市“鐵拳行動”工作方案》,在媒體公開發布“鐵拳行動”公告,廣泛征求和宣傳發動群眾舉報和參與“鐵拳”打假治劣,嚴厲打擊各類市場違法行為。當年,全市查辦市場違法案件1558件,涉案貨值897.99萬元,罰沒款593.155萬元,依法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2件。在聲勢浩大的“鐵拳行動”戰果銷毀儀式上,集中銷毀了8大類176個品種、貨值63萬余元的假劣商品。
“鐵拳”成了市場監管執法的代名詞、違法者聞之色變的“正義之劍”,也成為一張可親可信的名片。
“要求要持續聚焦食品藥品和假冒偽劣商品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合力開展‘鐵拳行動’!”這是市上分管領導的期許和批示。
2022年的“鐵拳行動”不負眾望。今年前7個月,全市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113件,涉案貨值166.70萬元,收繳罰沒款339.04萬元,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立案8起,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列為掛牌督辦1件;曝光典型案例61件。
組織查辦的華某某嚴重違法犯罪禁止從業案被《人民日報》、“中央政法委長安劍”、中國法院官網、《中國市場監管報》刊載。“就是通過這一行動,讓辦案人員執法硬氣,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更有底氣。”胡高黎的話語間,流露出一種決戰決勝的信心。
為了更大范圍凈化市場環境,該支隊結合安康本地經濟發展實際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產品,今年以來,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品種、重點時段、重點領域的專項抽檢,提高抽檢的靶向性和精準性。兩年來共完成食品抽檢19905批次,發布食品安全抽檢信息281期;完成藥品抽檢1327批次,醫療器械190批次,實現了食品安全抽檢保障零差錯、零失誤、零事故。
為了不斷規范執法提升效能,該支隊先后制定出臺了《支隊執法辦案規則》《案件線索管理制度》《案件主辦人制度》《案件法制審核制度》《重大案件集體審定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罰沒物資管理制度》《案件信息公示制度》等9項規章制度,系統規定了案源管理、舉報案件管理、移送移交案件管理、執法公示、執法過程記錄、執法音像記錄管理、案件集體審議、案件主辦人、涉案物品管理和處置、執法案卷保管與借閱等制度,形成基本完備的行政執法制度體系。
力量上的聯合,制度上的支撐,聲勢上的震懾,賦予“鐵拳行動”鮮明的目標導向以及監管執法的價值取向。
辦理“鐵案”有底氣,實踐創新出成果
“在變革中創新發展!”這是沉淀在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工作人員內心的一個真切感受。在具體實踐中,他們賦予“變革”另一層深意,也探索出規范執法、廉潔執法、高效執法的新路徑。用他們的話說,就是“三五三四”——一套行之有效的執法稽查工作機制,得到省級層面的高度肯定,“學習強國”、中國質量新聞網進行了專題報道。
開展“三化”練兵,打造新時期市場監管執法鐵軍。在全市執法稽查人員中廣泛開展全員化、實戰化、綜合化“三化”練兵模式,拓展執法手段,提升執法效能。面對疫情影響,創新培訓方式,把培訓課堂建在網上,稽查干部連在線上,采用“釘釘視頻”培訓的方式,邀請市紀委、發改委、檢察、法院、司法局等單位專家及全市執法稽查骨干線上視頻授課,提升全市執法稽查人員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通過開展“執法辦案大講堂”“科隊長上講堂”“黨員干部說辦案”“優秀案件分享會”“跟班學習”“下派包聯”“同堂培訓”等方式,市縣兩級執法單位的隊長、科長、業務能手,人人上臺授課。每次培訓要求全體執法人員網上點名、全員參與。突出“實戰”效果,發揮業務骨干輻射帶動能力,跟班學習老手帶新手。學習內容上突出個性專業、兼顧綜合執法,讓每名執法人員都成為“一專多能”多面手。截至目前,已經舉辦線上執法辦案大講堂9期11個專題,對2000余人次進行了培訓。
探索以聯合部署、聯合培訓、聯合執法、聯合督導、聯合激勵為內涵的“五聯”機制,實現行刑銜接無縫融合。與公檢法共同成立了行刑銜接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職責》《聯絡員工作職責》等制度,定期召開行刑銜接聯席會議。對執法專項行動聯合制定工作方案、聯合發布行動內容、聯合召開動員部署會議。設立了市公安局駐市場監管局警務室,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確定專人駐守警務室。對重大案件及線索,及時組織召開案件會商集體“會診”。針對執法人員法治需求,邀請法官、檢察官、警官,對全市法院、檢察院、市場監管、公安部門執法人員進行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同堂”培訓,制定下發了規范食品藥品涉刑案件“辦案指引”,指導基層執法辦案。與公安、檢察部門對工作進展進行不定期聯合督導。對案件查辦有功單位和個人,通過聯合發布典型案例、通報、賀信等方式進行聯合激勵。今年,召開聯席會議4次,對8起復雜案件進行會商研判,市縣兩級聯合公安機關執法。開展聯合執法32次,移送涉刑案件12件,聯合培訓2期、受訓300余人次,聯合督查縣區市場監管和公安機關13個,聯合印發通報2期、賀信2封,對全市打擊食品藥品和假冒偽劣商品“鐵拳行動”辦案16個先進集體、17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聯合通報表揚。
實施“三單”督辦,構建一體化執法大格局。為充分發揮督查督辦的“杠桿”作用,探索實施了“三賬三函一快報”的“三單”工作模式。通過建立“案源登記臺賬、工作進展臺賬、目標任務臺賬”三本工作臺賬,規范案源管理、動態管理,清晰辦案進度、壓實辦案責任;通過運用“提醒函、交辦函、督辦函”,預警辦案漏洞、交辦重點案件、督促案件辦理,形成市縣鎮三級一體化執法體系;借助“信息快報”,共享執法信息。截至目前,共下發提醒函12份、交辦函42件、督辦函8份、快報7期,充分調動了執法稽查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開展“四防”教育,構筑執法廉政防線。常態化開展以“信念上防動搖、作風上防漂浮、執法上防違法、紀律上防松弛”的廉政勤政“四防”教育,持續建立健全執法風險防控機制,對關鍵崗位、重點人群制定執法廉政風險防范措施,嚴管執法容易滋生腐敗的各個環節。制定出臺的《支隊執法辦案規則》,系統規定了案源管理、案件移送移交、執法公示、執法過程記錄、案件集體審議、案件主辦人、涉案物品管理、執法案卷管理等制度。探索設置行政執法詢問室,對重大復雜案件創新開展辦案小組商議、法制員初審、支隊案審會合議、局法制科核審、法律顧問審查、局案審會審定的“六級聯審”審核模式,確保把每一件案件都辦成“鐵案”。
鍛造“鐵軍”有擔當,隊伍建設樹形象
好隊伍出戰斗力,好隊伍樹好形象。以忠誠、干凈、擔當為政治本色的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期望在工作實踐中努力鍛造一支政治定力好、案件辦理好、服務群眾好、執法形象好、廉潔自律好為標準“五好”執法鐵軍。
為理順市區一體執法體制,該支隊派駐漢濱大隊于2020年6月16日正式掛牌,實行市、區雙重管理。支隊與漢濱大隊建立了良好的執法工作指導關系,聚合了執法力量,減少了執法層級,優化了營商環境,形成市、區執法“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從源頭杜絕重復執法、推諉執法、扯皮執法的現象,基本達到了“三個減少一個規范一個提升”的改革目的,即:較少執法層級、減少執法事項、減少職責交叉,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效能。
在日常工作中,該支隊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執法稽查工作,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和“我為基層辦實事”實踐活動,把黨史學習教育與黨風廉政教育、執法業務學習有機融合,堅持每周一次集中理論學習、每月一次“支部黨員說辦案”、每季一期學習園地,定期開展“三會一課”。通過“黨史教育我領學”“廉政視頻大家看”“支部黨員說辦案”等方式,黨員領學、干部自學、交流研討相結合,達到知行合一、全面提升黨員黨性學習的效果。今年共組織黨史學習教育集中學習17期、支部黨員說辦案培訓7期。
鄉村振興也是一個火熱的練兵場,該支隊包聯紫陽縣紅椿鎮上灣村,累計投入自籌資金75.58萬元,協調扶貧資金共計247萬元。2021年包聯任務調整到漢濱區早陽鎮后,按照壓茬輪換要求,調整了早陽鎮店子溝駐村第一書記和支隊分管領導,充實了駐村工作隊力量,支隊自籌經費累計投入資金7萬元。鞏固發展現有魔芋等產業,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引領帶動“企業投入、管護共擔、收益分攤”方式,推動店子溝村與安康悠源食品公司深度合作發展魔芋產業鏈條,將店子溝村打造成為魔芋育種推廣基地。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修建店子溝村養殖產業路,目前產業路已完成路基修整。對全村房屋進行集中排查,共排查危房、監測房屋、停用房92幢,確保全村住房安全;對店子溝安置點和火石埡安置點兩處集中供水點進行整治,共投入人力23個、維修資金3000余元,有力保障了群眾飲水安全。
“兩年只是一個時間單元,市場監管執法永遠沒有終點,通過大家的努力,聚力建設民生為本、平安祥和的幸福安康,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胡高黎曾不止一次地告誡自己的團隊,要敬畏從事的這份工作,要堅守為民執法的初心,用最好的工作狀態去回饋百姓的熱切關注,努力以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