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以琦 宋孝波
5年風雨,見證了篳路藍縷的蝶變之路。
5年征程,創造了農村金融的驕人之舉。
5年相伴,傳遞了為民服務的赤子之情。
在秦巴腹地、中國硒谷的十大宜居小城安康,2017年7月28日,借著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東風,承載著市區兩級黨委政府及省聯社的重托與厚望,安康農商銀行在漢水之濱揚帆起航。五年來,安康農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金融政策,將自身改革發展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局,堅持從嚴管黨治行的主基調,始終堅守“四個面向”的市場定位,認真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創新產品提升服務質效,黨建統領改革發展步履堅定,金融活水潤澤城鄉碩果累累,“四心銀行”金字招牌熠熠生輝。截至2022年7月27日,全行資產總額達266.39億元,注冊資本5.25億元,各項存款240.08億元,較2017年改制成立時增加81.76億元,增幅51.64%;各項貸款123.73億元,較2017年改制成立時增加34.57億元,增幅38.77%,其中,實體貸款余額111.12億元,較2017年改制成立時增加30.77億元,增幅38.29%;存款、貸款市場份額穩居轄內金融機構首位,5年來實現稅前利潤8.02億元,上繳稅款2.57億元,先后獲得全國敬老文明號、省級文明單位、中國地方金融十佳競爭力銀行、市民最滿意的銀行等殊榮20余項。
聚焦黨建統領 錨定“紅色金融”新航向
賡續紅色金融血脈,傳承紅色發展基因。安康農商銀行始終將黨領導下的金融企業政治屬性擺在突出位置,堅持“改制不改向,更名不改姓”的發展方向,把金融企業黨的建設貫穿于經營管理工作全流程。
抓住了思想建設的“定盤星”。 五年來,扎實開展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史學習教育等主題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夯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開展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63次,專題宣講報告10次,紅色教育基地學習觀摩12次,組建了資深老員工宣講團,創新開辦“信合大講堂·筑夢共成長”專題培訓班50余場,舉辦“信合黨旗紅”系列主題活動11場,筑牢了全行黨員職工的思想根基。
建強了基層支部的“大堡壘”。五年來,全行321名黨員組建了23個黨支部,在總行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嚴把黨員發展關將44名業務骨干培養成共產黨員,開展“黨建引領促發展,建功信合我當先”主題實踐活動35場次,按照“三亮六有八上墻”的要求,打造“秦巴明珠黨旗紅,亮牌對標爭先鋒”標準化黨員活動室18個,建設黨性體檢中心1個,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紅色金融旗幟高高飄揚在服務城鄉居民的第一線。
突出了黨管人才的“指揮棒”。五年來,兩屆班子始終把“人才興行”戰略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把員工的成長成才作為企業基業長青的根基石。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優化員工隊伍結構,激發人力資源活力。通過正式招聘、勞務派遣等途徑注入新鮮血液143人,同時高度重視年輕干部選拔培養,每年公開競聘各崗位管理人員,不斷充實后備人才庫,努力實現人才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全行大學本科以上學歷443人,助理級以上職稱357人,較改制成立前分別上升18.63%、 14.15%,提拔中層管理人員67人,35歲以下管理人員47人占比上升14.39%,通過打造人才“洼地”成就發展“高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人才動能。
聚焦改革創新 培育“現代金融”新引擎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安康農商銀行作為全市農商銀行改制的收官之作,1800多個日夜的奮斗和拼搏,700余名干部職工的辛勤與汗水,從一家曾經的問題機構到各項指標持續向好的現代化商業銀行,用實際行動印證了“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這一論斷,這五年,對于安康農商銀行而言,是一部應勢嬗變的創業史、更是一部擔當賡續的奮斗史。
優化治理架構增動力。緊盯現代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模式,將黨的建設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黨委領導與“三會一層”同向發力,股東大會依法行使最高權力,兩屆董監事會主動發力,兩任高管層勤勉履職,選聘4名獨立董事和外部監事,轉變分紅方式轉增股本達5.25億元,資本和經營實力得到增強,完成了股權第三方托管,股東股權管理逐步規范。同時逐步實施扁平化和績效考核管理,上線績效管理系統,總行內設14個職能部門、下轄85個營業網點組成了職責清晰、制衡有效的管理架構。
創新服務模式激活力。持續探索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創新開展了“黨建引領·金融先鋒”“黨建引領·銀商聯盟”“行支部+村(社區)支部”聯學共建的黨建三部曲,由縣級組織部部長擔任“黨建引領·金融先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聘任525名村黨支部書記為“金融協理員”,283名駐村工作隊長為“金融網格長”,開展聯學共建活動2000余場,銀商聯盟資訊平臺訪問量突破85萬人次,入駐優質商戶366家,創新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及鄉村振興模范貸等9大金融產品,榮獲了省聯社產品創新“金點子”獎,秦e貸、秦v貸等線上貸款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突破飛躍,線上貸款余額18.76億元,開辟了應對同業差異化的競爭道路。
打造企業文化聚合力。聘請企業文化咨詢公司及時啟動了企業文化建設工程,健全了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組織機構,積極開展“五小建設”“我為職工辦實事”等活動,組織參加各類比賽競賽及文體活動20余場,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建團100周年等為契機開展系列慶祝宣傳活動10余場。針對困難職工逐人建立1冊關愛檔案,每年為全體職工購買意外傷害和重大疾病2類商業保險,在全行推行了節日慰問、金秋助學、健康體檢3項品牌服務活動,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建立邊遠山區職工關心關愛機制的實施辦法》等制度4個,有效提升了職工的幸福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聚焦區域發展 激活“四心銀行”新動能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安康農商銀行面對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敢于激流勇進、迎難而上,爭當地方經濟發展的加油站,努力打造城鄉居民的“專心銀行、貼心銀行、良心銀行、放心銀行”。
致力于服務三農發展的先行者。安康農商銀行為農而生,因農而興。始終把支持農業發展、推動農村繁榮、助力農民富裕作為職責使命,不斷加大信貸投入,持續優化業務流程,努力提升服務質效,85個物理網點、443個金融e站、24.61萬個手機銀行、136.99萬張富秦系列卡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構建了“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的服務體系,做深做透“以人民為中心”的普惠金融服務。五年來創建信用村鎮25個,完成農戶評級56844戶,實現農戶授信43.84億元,累計投放涉農貸款210.42億元,涉農貸款余額79.56億元。
致力于服務小微企業的排頭兵。認真貫徹落實堅守主業、回歸本源的資金投向要求,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企業的天職。創新金融顧問服務模式,指定專人一對一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不定期到企業走訪問需,堅持做到融資問題現場答復、融資方案現場設計、貸款資料現場收集三個到位,與轄內200余個企業形成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大力推行“網格營銷”“限時辦結”“陽光信貸”“定期回訪”等金融服務“四項機制”, 為客戶提供高效、專業、便捷的“一站式、一廳式”金融服務,大力推行抵押品自評、免除押品評估費等舉措,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改制成立前下降2.13個百分點,發放了陜南首筆支小再貸款,完成個體工商戶評級授信17822戶25.28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44戶2.32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9.46億元。
致力于服務地方經濟的主力軍。安康農商銀行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唯一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金融服務作用,始終緊扣安康“追趕超越,綠色崛起”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戰略布局,圍繞安康機場、安嵐高速、西康高鐵、城東新區、兩橋一路等市區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積極為富硒食品、毛絨玩具、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提供個性化融資方案,建設首貸金融服務、小微貸款營銷2個中心,用好用活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工具,順利辦理陜西省首筆綠色再貸款,參與漢江水域治理等市級重點項目10個,有力支持了市城投公司、瀘康集團、正大制藥、天瑞源蔬菜基地等一大批重點企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聚焦社會責任 凸顯“四個唯一”新定位
飲水思源,緣木思本。安康農商銀行作為轄內唯一一個把全部信貸資金投放到當地、把所有稅金繳納至當地、把所有鄉鎮物理網點全覆蓋、把所有股金分紅回饋給當地的銀行,在加快自身發展步伐的同時,始終不忘履行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
脫貧攻堅一馬當先。立足地方黨委政府扶貧工作總體部署,積極踐行“金融脫貧攻堅,信合一馬當先”的政治承諾,累計發放“5321”扶貧小額貸款26215筆11.66億元,占全區扶貧貸款投放總金額的99.26%,累計支持1.72萬戶貧困戶發展增收產業,帶動貧困人口6萬余人。派駐第一書記3名,駐村工作隊員9人,承擔轄內4個行政村扶貧幫扶重任,實施脫貧致富項目10個,直接投入幫扶資金254.02萬元,扶貧信貸資金投入665.1萬元,解決貧困戶及子女就業、資助貧困大學生107名,助力全區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疫情防控擔當有為。按照“疫情防控為先,金融服務在前”的總體工作部署,著眼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重點工作任務,疫情期間59名員工無償獻血緩解臨床用血緊張局面,130余名黨員職工組成聯防聯控工作隊奔赴社區防控崗,12.27萬元的抗疫捐款資金送往疫情防控第一線,發放了全市農商銀行首筆支持醫藥企業“戰疫快貸”300萬元,累計投放復工復產貸款95億元,累計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金額2.38億元,減費讓利惠及企業208戶0.68億元,辦理延期還本付息貸款1582筆5.63億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復工復產、穩住經濟大盤作出了積極貢獻。
鄉村振興當仁不讓。全面貫徹落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制定《安康農商銀行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實施意見(2021-2025)(試行)》,緊緊圍繞區域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大力支持現代農業,單列20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大力支持轄內茶葉、包裝飲用水、生豬、魔芋、核桃、漁業六大富硒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創新推出“鄉村V貸”等信貸產品,形成“金融+支部+農戶”產業振興服務新模式,對區域內60300戶脫貧戶、1323戶邊緣戶和1364戶突發嚴重困難戶建立了動態信息臺賬,全行累計投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8507筆3.95億元,有力有效履行了鄉村振興主辦銀行的職責。
奮進五載創佳績,勇立潮頭譜新篇。安康農商銀行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聯社和各級監管部門的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支農支小支實主責主業,做實做優城鄉普惠金融工程,以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踏石留印的堅定執著,只爭朝夕的奮斗姿態,創造屬于安康農商銀行的輝煌,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