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楚珺 實習記者 朱康華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安康市中心醫院的就診大廳內人頭攢動。32歲的羅宣在取化驗單的機器前排著隊,臉上掛著汗珠,看起來與一般的病人家屬無異。與眾不同的是,羅宣一邊排隊,一邊拿手機拍攝著視頻。羅宣是一名陪診師,同時運營著“陪診界的彭于晏”這一抖音賬號,宣傳他的陪診業務。
“最初在上海的時候,偶然從抖音上看到有很多人在做這個,收入還可以。就在抖音上面聯系別人跟著做,找相關教學去學習。”羅宣說,之前自己在外做過保安、餐飲等各種工作,接觸陪診之后,他才有了專攻一種行業的想法。“陪診師的職責就是幫助病人就診,幫忙掛號、繳費、取藥、問診甚至床前陪護,工作內容紛繁復雜。那些做得比較好的人,一個月大概能掙到近兩萬。我的話,因為剛開始學,只能說掙的剛好夠花。”羅宣回憶說。
今年4月,羅宣回安康陪母親做了一次體檢之后,決定不再出門,就在安康做陪診。“我剛回安康時對中醫院不太了解,帶她去做體檢的時候,找了好半天、問了幾個導診臺才找對地方,感覺很麻煩。我就覺得,陪診在安康還是有需求,我就決定開始做。”羅宣對記者說。
但是,重重的疑問擺在他的面前:上海等一線城市的陪診業務很成熟,甚至有不少專門的陪診公司,但安康在這方面卻是一片空白。陪診業務在安康究竟怎么開展?這里的人們會接受收費陪診的方式嗎?
決心已下,羅宣想到自己就是從抖音了解到的陪診業務,于是選擇了抖音作為自己的突破口。他開通了自己的抖音賬號,起了一個俏皮的名字——“陪診界的彭于晏”,利用短視頻平臺向公眾宣傳自己的陪診業務。
最開始,羅宣的視頻是簡單介紹陪診師的工作內容。發到第三個視頻時,一位來自石泉的26歲孕婦在微信上私信了他。溝通后,羅宣了解到,因為一些復雜的家庭原因這位“準媽媽”沒有人陪護,需要陪診師來幫忙照顧新生兒和辦理各種手續。“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單,整整兩天兩夜沒睡覺。因為我需要幫忙照看新生兒,還要照顧產婦的飲食起居以及幫忙辦理各種手續。”提起自己的第一單,羅宣感慨萬千:“為了照顧新生兒,晚上基本沒有睡覺,和她聊天,感覺她也是非常不容易。那一單最后只給她算了600元左右,優惠了不少。”雖然辛苦,但面對對方再三的感謝,羅宣心里升騰起的暖意久久沒有消散。
一步一個腳印,羅宣的抖音賬號逐漸積攢起了1000多的粉絲,除了本地的醫院,他也會接到外地陪診的單子。“接過一個去西安陪診的單子,病人年紀有些大,是安康本地人,當時去西安很麻煩,進出車站和公共場所要填各種信息,老人也不會,就由我來幫她填。就診以后檢查出老人病情不容樂觀,她的家屬就趕了過來。”羅宣說,雖然陪診結束了,這位病人的病情還是牽動著自己的心。
不久之后,羅宣又陪診了一位孕婦。在婦幼保健院檢查時,檢查單中一項指標過高,醫生說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兩人又馬上輾轉至中心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第三天,羅宣拿著后續檢查單去咨詢專家,當得知孕婦和胎兒一切正常時,羅宣立馬把復診資料視頻發給了她。聽著對方終于長舒一口氣,羅宣感覺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了。一個月后,這位孕婦在家人的陪同下復診,胎兒發育良好。“她特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我。這種人跟人之間的關心與溫暖特別能感染到我。”羅宣笑著說。
陪診師需要提前為病人考慮很多事情,比如要抽血,做彩超,排號之類,以及取報告、復診等的時間安排。在羅宣的理解中,自己很多時候其實是扮演著病人家屬的角色。“干我們這一行,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責任心。你得真正地把患者當作你的家人來照顧,而不只是說為了錢去完成任務。”羅宣說,自己也因此格外注重病人的隱私保護,在他現在發布的抖音短視頻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病人的私人信息,甚至連聲音他都經過了變聲處理。并且,他也根據安康的實際情況,多次調整陪診價格,以便更多人接受。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抖音聯系他預約陪診服務。上個月,羅宣一共接了50余單,收入4000多元。對于陪診師這份工作,羅宣說自己感到很滿意。“能夠幫助這么多人順利地就醫,在幫助別人收獲快樂的同時,又能夠獲得收入,對于我來說是最好的工作了。”
往長遠考慮,羅宣打算在運營好抖音賬號的同時,再吸納一些合作伙伴,在安康地區組建一個陪診師團隊。“漢濱區和周邊縣上對于陪診業務的需求還是相當大的,只是如果全面鋪開宣傳,我肯定忙不過來。”羅宣相信,有了團隊之后,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