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付楷1970年10月出生在平利縣八仙鎮一個貧苦農村家庭,現任平利縣馬盤山生態農業觀光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自1992年開始工作起,他30年如一日,把青春和汗水奉獻給了事業。
2017年以前,葉付楷長期在廣東工作,盡管工作生活環境優渥,可心中總有一根線牽著,讓他如風箏般落不了地,那就是家鄉。2017年,在外工作多年的他受到家鄉的邀請,他覺得不能再等了,于是和妻子孩子多次溝通,終于征得家人同意,回到了自己牽掛的家鄉——平利,被聘為平利縣馬盤山生態農業觀光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當時的馬盤山還只是一個初創公司,還沒有公司管理理念,缺乏企業文化,管理架構不清。大多數員工都是平利本地人,文化程度不高,沒有大型企業的管理和工作經歷,各種問題,隨手一抓一把。
他初到崗位,每天奔走于各個崗位各個點,細致觀察,用心記錄每個問題,然后總結問題性質。兩個月以后,他把從沿海城市學到的經驗、知識和技能與家鄉的公司實情相結合,開始著手制定公司的管理制度。
首先,創建企業文化。他結合馬盤山公司的實際情況,提出并鞏固了企業始終保持陽光心態、堅定追求卓越的綠色、生態、誠信、敬業、創新的企業文化。其次,制定了嚴密的、貼合實際的、符合人文地理的,又有人文關懷的管理制度。制度制定之后,多次組織員工進行學習、強化,加深員工對制度的理解和執行。全面推行多勞多得、工效掛鉤的工薪制度,使員工從過去躺安樂窩的思想觀念轉變為進取向上,大大增強了員工的競爭意識,調動了員工生產工作積極性。而后,改良人事制度,堅持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賢的用人機制,在員工當中選拔出有能力、有抱負的員工,重點培養,手把手地教,在短時間內就幫助公司搭建了一個務實、創新、敢闖、敢拼的工作團隊。
他滿懷熱血,求真務實,識大體,顧大局,一步一個腳印,迎難而上,奮力拼搏,為公司的發展盡心盡力。在他的帶領下,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園區有了長足進步和巨大的發展。先后獲得“安康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7年度產業扶貧“先進經營主體”、“省級質量先進單位”“省級就業扶貧基地”、安康市助力脫貧攻堅“優秀企業”……
他本人2021年代表平利縣非公經濟組織參加安康市委組織部舉辦的黨史競賽,為平利縣爭得三等獎,同時個人榮獲最佳風采獎。2022年2月,被安康市政府授予“安康市返鄉就業標兵”榮譽稱號。
自2017年回平利以來,他緊緊圍繞全縣脫貧攻堅大局,認真貫徹落實平利縣精準扶貧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履行社會扶貧責任,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進行脫貧幫扶。在他的帶領下,2017年幫扶86戶共計315人增收脫貧,2018年幫扶126戶共計430人增收脫貧,2019年幫扶121戶390人增收脫貧,為平利縣打贏脫貧攻堅戰,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在“萬企興萬村”的行動中,他主動與八仙鎮烏藥山村結對簽訂了行動聯建協議書,并代表公司擬定了“萬企興萬村”行動工作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并任組長,為實現平利縣鄉村振興,促進人民共同富裕,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疫情防控中,他嚴格按照上級防控指揮部的要求安排,做好園區的疫情防控措施,嚴防疫情輸入。在封園期間,他帶領園區職工開展農業生產和園區基礎建設,確保了員工的收入。疫情減弱時,立即精準有序開展復工復產,確保企業正常經營。
2021年12月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他帶領公司人員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迅速成立了馬盤山疫情防控志愿隊。從2021年12月24日高速路管控開始,每天為平利西高速路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送餐兩次,一直堅持到了2022年1月30日。
“在黨的領導下,在各級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我會更加努力工作,帶領團隊做好公司的各項運營管理和服務工作,使公司健康、穩定、持續地發展壯大,將自我扎根在這片美麗富饒的故鄉土地,實現自我價值,為家鄉創造更多的收益和工作崗位,全力以赴建設更加美好的家鄉。”葉付楷說。
(市總工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