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漢濱區流水鎮南部的良田村,距離流水集鎮8公里,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現如今已是村莊美、產業興、百姓富。
這喜人的變化離不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堂余的付出。作為一名中共黨員,1970年9月出生的劉堂余,自任職以來,實干擔當、任勞任怨,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帶領村三委班子成員和廣大村民一心一意謀發展,為良田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陜西省勞動模范”榮譽的獲得是對他辛勤工作最好的嘉獎。
針對良田村“干群關系不融洽、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產業發展薄弱”的突出問題,劉堂余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團結和帶領廣大村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完善基礎設施,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謀發展,使全村形成了班子穩、人心齊、村內經濟發展、村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高中畢業的劉堂余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帶領村黨支部堅持高標準、選能人、用強人的工作要求,引進大學畢業生2人,優化班子結構。同時,注重發揮村級配套組織作用,建立和完善了黨建、維穩、經濟發展、群眾工作等制度,通過每季度開展道德評議、表彰激勵先進、通報鞭策后進等方式,極大地調動了黨員干部的積極性。
全力爭取上級扶持,建設良田村便民服務場所和村級衛生室,對全村28.6公里道路進行提升改造和硬化、亮化,新建人飲工程5處、鞏固提升人飲工程2處,完善產業園基地水利配套設施覆蓋灌溉1200畝,解決全村310戶1102人生產生活用水困難,完成低壓線路改造18公里、高壓線路延伸2公里,新增變壓器3臺,基本滿足全村后期企事業發展用電和310戶農戶生活用電需求,修建脫貧(搬遷)住房安置點建設2處,新建信號塔3個,信號覆蓋率達到100%,寬帶覆蓋率達到85%以上。
劉堂余帶領村三委班子,不斷探索富民發展之路,堅持以園區帶動、政策扶持、品牌打造、循環發展的思路,先后引入了周林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安康市硒宏公司,流轉良田村土地2500畝建成高標準茶葉產業園區、油茶基地,年產值達到1000萬元以上。直接帶動本村153戶貧困戶和周邊貧困戶及非貧困戶發展,引導農戶發展林果經濟800畝(主要以蘆柑、柑橘為主),在田邊地頭發展200畝黃花。發展牛、羊、生豬等畜牧產業,帶動農戶256戶,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
良田村結合村情實際,通過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家庭衛生整治、個人習慣整治”等活動,發動社會企業力量參與,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完善了“村規民約、家庭衛生評比、個人習慣教育”等制度,開展庭院硬化美化、環境衛生整治及評比、庭院文化塑造等活動,實現“村容村貌、鄉風文明、群眾思想、干群關系”四個“大轉變”,使得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發展意愿更強,致富小康的勁頭更足。
目前,在劉堂余的帶領下,全村飲水安全、教育保障、醫療保障、基礎設施等已全部保障到位,各項硬件短板指標均已補齊,環境美、產業興,基礎設施大幅改善,干群關系融洽,轄區群眾幸福指數和獲得感不斷提升。一個深度貧困村完成華麗變身,2020年已全面實現脫貧摘帽,百姓安居樂業,全面步入了小康。
劉堂余對良田村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今后的良田村將按照該村鄉村振興五年發展規劃,繼續立足現有資源稟賦,以茶產業為基礎、以康養旅游為突破,以支部聯建為核心、以產業聯盟為路徑、以資源聯享為目的,全面推行“三聯”工作機制,統籌抓好村莊建設、產業發展、村域治理、鄉風文明、鄉土人才、人居環境等重點工作,大力發展水產養殖、特色民宿,推動茶文旅融合,打造集特色民居、休閑康養、生態種植、產業養殖于一體的鄉村田園綜合體,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構建良田村發展新格局。
(市總工會供稿)